2024年業績向好背后 麥田能源凈利潤近半由利息收入等貢獻
正謀求創業板上市的麥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麥田能源”),主要產品為戶用光伏儲能系統產品(包含儲能電池、儲能逆變器等)及光伏逆變器,海外市場的主營收入占比超過93%,歐洲市場更是重中之重。2024年,公司來自歐洲市場收入大增并帶動業績向好,公司稱系“歐洲市場需求回暖”,但同樣倚重歐洲市場的兩家A股可比同行卻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海外收入下降主要受歐洲市場需求放緩甚至回落影響。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還注意到,營收繼續向好、盈利大幅增長的2024年,麥田能源包括存貨跌價、壞賬的減值損失金額明顯增加,以及2023年、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匯兌收益、政府補助等助力了盈利。
歐洲市場:公司稱需求回暖而同行說放緩或回落
麥田能源的產品主要銷往德國、英國、波蘭、 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地,歐洲市場更是重中之重。2022—2024年,歐洲市場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8.61%、56.98%和68.92%,遙遙領先于南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其他海外市場。
尤其是在2024年,麥田能源來自歐洲市場的收入在2023年下降后大幅增長至23.30億元,較2023年增加近7億元。受此帶動,公司2024年營收未受非洲市場收入驟降影響,仍保持了近17%的增長。
公司在招股書中如是稱:“2023年度歐洲市場銷售收入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系受前期歐洲地區渠道庫存積壓以及居民用電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客戶需求有所波動;2024年,隨(著)歐洲市場需求回暖,發行人持續開展產品創新,拓展重點客戶,歐洲區域銷售收入大幅上升。”
事實上,對于包括麥田能源在內的戶用光伏及儲能產品企業而言,歐洲都是最關鍵的市場,正如同樣倚重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的艾羅能源(688717)在2024年年報中所說,“歐洲地區是全球戶用儲能最大的市場”。
艾羅能源與麥田能源一樣,主要產品也是戶用光伏儲能系統產品(含儲能電池、儲能逆變器等)、并網逆變器等,2022—2024年的海外收入占比均超過98%,而其業務主要集中于歐洲,包括捷克、德國、英國、意大利、波蘭等地。
創業板上市的可比同行首航新能(301658),業務主戰場也在以歐洲為主的海外,其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在歐洲、亞太、南美、中東及非洲等多個地區積累了眾多優質客戶資源,公司外銷收入占比較高。”
2024年,營收規模比麥田能源低10—20%左右的艾羅能源、首航新能,營收出現30%左右的下滑,盈利同樣明顯減少。而且對于歐洲市場,兩家企業的表述與麥田能源所稱2024年歐洲市場需求回暖均有所不同。
首航新能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歐洲市場受政策調整和庫存壓力影響,市場需求出現階段性回調。”其還稱“報告期內,受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波動、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呈現階段性調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11億元,同比下降27.58%。其中,2024年度境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13億元,同比下降21.61%,主要受到烏克蘭危機緩和后歐洲光伏及儲能市場需求回落的影響”。
2024年營收降幅超過30%、盈利滑坡超過80%的艾羅能源在年報中稱:“主要系受歐洲能源危機緩解,電力價格回落導致需求放緩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應減少”。艾羅能源還表示:“2024年度,歐洲市場作為戶用儲能行業最重要的區域市場,由于電價趨穩、上半年庫存消納等影響,市場增速有所放緩,同時,戶用儲能市場新進入者較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今年上半年,艾羅能源營收、歸母凈利潤雖然增幅都不錯,均達到兩位數,但從更反映核心經營利潤水平的EBIT(稅息前利潤),以及更反映制造業等行業核心業務現金流、運營能力的EBITDA(稅息折舊攤銷前利潤)來看,艾羅能源上半年前者虧損超過8730萬元,后者虧損2010萬元以上,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億元乃至1.5億元以上。
至于首航新能,今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降幅雙雙超過24%,且二季度業績滑坡較一季度有所加劇。此外,首航新能的EBIT也從去年同期超過1.5億元轉為虧損近1408萬元,EBITDA則從去年同期的2.22億元萎縮至不足579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麥田能源2022—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雖然整體增長,從1.99億元增至2.67億元,但大致計算可見,同期EBIT從3.3億元左右降至約2.5億元,EBITDA也從3億元左右減少至1.6億元左右,呈現整體下降態勢。
減值損失大增但利息收入等助力盈利
還需要注意的是,麥田能源2024年歐洲市場收入大幅回升帶動營收與2023年一樣實現近17%的增長、歸母凈利潤更是大增近80%的背后,減值損失帶來的利潤扣減增幅明顯高于業績增長。
公司招股書顯示,2024年,信用減值損失為3519.25萬元且全部為壞賬損失,資產減值損失為6992.80萬元且全部是存貨跌價損失,兩者合計導致扣減利潤1.05億元。
而在2023年,減值損失扣減利潤金額不到4347萬元,2022年為4851萬元出頭,2024年減值損失扣減公司利潤的增幅高達144%左右。
事實上,麥田能源2023年、2024年的盈利表現背后,政府補助、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的助力不算小。
2024年,公司財務費用為-4828.64萬元,意味著實際無支出而是取得收益,其他收益則達到6118.93萬元,兩者合計為麥田能源的利潤貢獻1.09億元,超過了當期2.95億元營業利潤的三分之一,接近同期歸母凈利潤的41%。
2023年,麥田能源的財務費用、其他收益合計為公司利潤貢獻了9976.34萬元,而2022年則扣減利潤近1467萬元。
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是麥田能源近兩年財務費用取得收益的兩大功臣。2024年,公司獲得的利息收入達到3581.46萬元,抵扣同期利息支出后仍有2400多萬元;后者則得益于公司業務主要在海外且以外幣結算,導致產生匯兌收益2601.50萬元。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匯兌收益分別為4328.09萬元、2286.77萬元;2022年兩者分別為319.90萬元、2983.22萬元。
對此,麥田能源在招股書中稱:“2022年以來,隨著公司經營積累增加并通過股權融資方式籌措資金,銀行借款減少、銀行存款增加,利息支出呈現下降趨勢,利息收入整體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境外銷售主要以外幣結算,隨著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外幣匯率變動較大,導致的匯兌損益金額較大。”
政府補助則是麥田能源其他收益的“大頭”,2024年為5888.81萬元、占比約96%;2023年為6024.35萬元、占比超過99%;2022年只有506.47萬元、占比接近100%。
麥田能源2022年營收為24.8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99億元;2023年營收為29.0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49億元;2024年營收重拾增長后達到33.92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增長到2.67億元。這意味著,如果剔除政府補助、利息收入、匯兌收益,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只減少不到20%,2023年歸母凈利潤則將“驟降”八成以上,2024年歸母凈利潤也會接近“腰斬”。從這個角度看,2022年后的公司利潤“含金量”明顯降低。
就麥田能源2024年業績明顯好于同樣倚重歐洲市場的同行,以及利息收入、匯兌收益和政府補助等助力盈利等相關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此前致電并通過電郵致函公司,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公司回復。
記者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