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美健康募資擴產必要性惹關注 報告期內數名高管辭職
創立之初以蛋白棒產品切入市場,目前專業從事營養功能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美健康”)今年3月在新三板掛牌,目前,其披露IPO招股書擬在北交所上市。
此次IPO,衡美健康擬募集資金5.01億元,計劃分別投向年產5780噸營養食品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數智化建設項目。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衡美健康今年一季度營收、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公司擴產項目中的部分產品目前產能利用并不飽和,募投必要性值得注意。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數名高管離職情況引人矚目。
期后營收、凈利潤明顯下滑
近年來,作為普通食品的“健康升級”,營養功能食品行業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健康膳食理念普及等多因素推動下,市場整體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
正謀求在北交所上市的衡美健康,定位于營養功能食品研發生產的服務商,其核心產品主要覆蓋體重管理、運動營養及美麗營養三大領域。
過去三年,伴隨行業持續增長,公司業績增長堪稱耀眼——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衡美健康營業收入從5.87億元攀升至10.72億元,凈利潤從3983.79萬元增至1.03億元,其中2023年公司營收增速高達66.72%,凈利潤飆升144.58%;2024年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營收與凈利潤仍分別增長9.50%和5.79%。
然而,公司于報告期后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業績轉為下滑:今年一季度,衡美健康營業收入為2.17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2.41億元,下降10.14%;歸母凈利潤由2628.22萬元下跌至2020.61萬元,降幅為23.12%。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營養功能食品市場未來空間依然廣闊,但其競爭格局正加速重構。
衡美健康主要客戶西子健康于2025年3月末完成自建運動營養產線,且菲比體育、西子健康等主要客戶又同時向競爭對手康比特采購。還有,2024年下半年以來,進口優質蛋白類原料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公司原材料成本承壓。
衡美健康在客戶維系、市場競爭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正面臨三重考驗。
此次IPO,擴產仍然是衡美健康的重頭戲。根據招股書,衡美健康擬募集的5.01億元中,近半資金擬投入年產5780噸營養食品項目。
根據項目規劃,上述項目計劃用三年時間,在現有土地上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將杭州基地現有的棒類產品生產線、湖州安吉基地現有的烘焙產品生產線搬遷至新廠區,并通過購置設備完成棒類生產線的技改。同時,公司計劃新建營養豆生產線,營養豆系公司新增的產品形態。營養豆與棒類、烘焙產品在原材料及生產工序上協同性強,可實現整合資源、降本增效。項目達產后,公司的棒類、烘焙產品、營養豆三類營養功能食品的年產能將達5780噸。
招股書顯示,經過2023年高速增長的衡美健康,2024年增速已有所放緩,某些品類的產能利用率在持續擴張下出現明顯下滑。如,棒類產品的產能由2022年5742萬支擴張至2023年的7705.50萬支后,再擴張至2024年8514萬支。該類產品2023年產能利用率高達97.03%,但2024年新增產能后,產能利用率下降至69.9%,產能閑置情況開始顯現。
又如,烘焙產品產能利用率在報告期內一直嚴重不足。2022年至2024年,該產品的產能維持在2970萬支,但產能利用率僅為11.97%至15.40%的超低位水平,其中2024年該產品產能利用率為近三年最低。
上述情況不免令人關注,在期后營收、凈利潤下滑,報告期內烘焙產品產能利用率長期低位徘徊,棒類產能利用率不足開始顯現的情況下,衡美健康仍計劃通過搬遷、技改和新建營養豆產線,將棒類、烘焙產品、營養豆三類營養功能食品的總產能擴張至5780噸,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產能擴張的必要性是否充分,會否造成新的產能閑置?
報告期內數名高管辭職
在衡美健康IPO申請的報告期內,數名高管提交辭職報告,2024年6月,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楊鵬離職的同時還解除了與實控人馮魏的一致行動人關系。董事JIANG WEIMING與分管行政的副總經理陳嫻的離任時間點也比較敏感,恰逢公司上市輔導備案完成與新三板掛牌之后。
從時間軸來看:2025年1月2日,華泰聯合證券與衡美健康簽署IPO輔導協議。1月13日,浙江證監局正式受理公司輔導備案。3月4日,衡美健康成功掛牌新三板。3月18日,董事JIANG WEIMING因個人原因辭職。3月31日,副總經理陳嫻提交辭呈。
陳嫻的離職還伴隨其退出股權激勵。2023年6月,衡美健康進行第三輪股權激勵,公司通過上海舟展共激勵14名員工,當時陳嫻等3人作為一級部門負責人,以9元/出資額獲得相關份額,其余激勵對象則是以15.92元/出資額被授予相關激勵股權。陳嫻辭職后,其也從員工持股平臺上海舟展退出。
根據衡美健康2024年12月在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披露,陳嫻在員工持股平臺上海舟展有3.87萬元出資額(對應公司5萬股),對應持股比例為1.36%,出資金額為4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外部投資者增資入股時,公司入股價格就曾達到68.56元/出資額。
董事JIANG WEIMING的離職同樣值得關注,其離職時間距公司遞交IPO招股書也僅“一步之遙”,其離職一個月后,股東易琳經臨時股東大會補選接任。
對于曾被委以“完善治理”的董事JIANG WEIMING的退出,公司以“個人原因”一筆帶過。
JIANG WEIMING曾在北京金康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擔任董事,該企業與其子公司浙江金康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都與衡美健康在報告期內存在關聯交易。根據披露:2023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1月至3月,公司向上述兩家企業的合計采購金額分別為23.23萬元、52.69萬元和14.53萬元。
至于JIANG WEIMING在衡美健康的任職,需回溯至2022年6月——彼時,衡美健康完成一輪重要引資,引入外資機構GL YARD及境內機構衡德美康作為新股東。
公司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明確記載,JIANG WEIMING新任董事的原因為2022年6月引入投資者時委任。
通過企查查查詢顯示的工商登記信息,以及衡美健康對交易所相關問詢函的回復均顯示,2022年6月公司引入的新股東僅有GL YARD與衡德美康。
而GL YARD與衡德美康實際上系一致行動人,其中GLYARD實際控制人為LI ZHENFU,衡德美康的實際控制人為侯明,LI ZHENFU與侯明為夫妻關系。其中GL YARD直接持有發行人6.12%股份,衡德美康直接持有發行人2.04%股份,GL YARD和衡德美康合計持有發行人8.17%股份,
而招股書顯示:JIANG WEIMING擁有諾維信中國區總裁、帝斯曼全球聯合首席執行官特別顧問等耀眼履職經歷。但公司披露的信息并未揭示JIANG WEIMING與GL YARD、衡德美康存在任何交集或關聯關系。
在公司IPO前夕,數位高管于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間相繼離職,具體原因是什么?陳嫻獲得比普通員工入股價更低的股權激勵,為何卻在公司IPO“臨門一腳”時退出?其退出時股份定價情況又是如何確定的?
就上述情形及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曾致函并致電衡美健康,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公司回復。對于公司其他值得注意的情形,本報將繼續關注。
記者 王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