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離職即創業且找人代持 拓普泰克實控人曾因商業秘密糾紛遭前東家起訴
除IPO前“突擊”申請發明專利、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以及核心技術人員學歷偏低外,深圳市拓普泰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普泰克”)成立之初還存在代持情形,公司實控人、創始股東等曾與實控人前東家存在侵害商業秘密糾紛。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發現,拓普泰克兩名創始股東均曾在深圳市朗特電子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公司朗特智能前身,以下簡稱“朗特電子”)任職。拓普泰克設立時,公司實控人、創始股東劉小雄擔任朗特電子副總經理,由于尚未完成離職交接手續,委托其姐代持。另一名創始股東廖孟南也曾在朗特電子工作,擔任銷售工程師一職,拓普泰克設立時委托其姐代持,直到2016年底,才完全解除股權代持關系。
成立之初即存在代持
1992年7月,18歲的劉小雄在湖南省漣源市茅塘焊接材料廠(三一重工前身)擔任生產管理員,次年就職于湖南省漣源市冶煉廠,任職期間曾借調至漣源市經濟委員會擔任計劃員。1997年之后的十年間,劉小雄先后擔任東莞藝美達電子有限公司品質經理、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朗特電子副總經理。
2007年8月,33歲的劉小雄選擇創業,投資設立深圳拓普泰克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普泰克有限”,公司前身,2020年10月更名為現名),一同創業的還有朗特電子銷售工程師廖孟南、品質部主管劉明洪、資材主管劉慧。
值得關注的是,拓普泰克有限在設立之初就存在股權代持情形。
結合招股書披露的履歷看,拓普泰克有限成立時,劉小雄還在朗特電子擔任副總,2008年1月之后才離職,由于離職交接手續尚未辦理完成,委托其姐劉曉英代持股權。
另一創始股東廖孟南也存在相似情形,其擔任朗特電子銷售工程師一職,同樣因未完成離職手續,委托其姐廖才良代持股權。
據公開轉讓說明書(以下簡稱“公轉書”),2007年8月3日,鄒小波、劉曉英、廖才良、劉慧、劉明洪五名自然人簽署了《深圳市拓普泰克電子有限公司章程》,約定出資設立拓普泰克有限,注冊資本為100萬元。鄒小波、劉曉英、廖才良、劉慧、劉明洪分別以貨幣形式實繳50萬元、38萬元、4萬元、4萬元、4萬元出資額。其中,劉小雄委托劉曉英出資38萬元,并代為持有拓普泰克有限38%的股權,資金來源為劉小雄,雙方形成股權代持關系。廖孟南委托廖才良出資4萬元,并代為持有拓普泰克有限4%的股權,資金來源為廖孟南,雙方形成股權代持關系。
經過2011年7月第一次增資,拓普泰克有限注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至300萬元,其中廖孟南委托廖才良增資8萬元,資金來源為廖孟南。
劉小雄、廖孟南均于2008年入職拓普泰克有限。入職三個月后,即2008年6月5日,劉小雄與劉曉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劉曉英將其持有的拓普泰克有限38萬元出資額轉讓給劉小雄,自此雙方解除股權代持關系。
而廖才良與廖孟南的股權代持關系,直到2016年底才完全解除。2016年12月19日,廖才良與廖孟南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廖才良將其持有的拓普泰克有限12萬元出資額轉讓給廖孟南,自此雙方解除股權代持關系。
對于代持形成的背景及原因,拓普泰克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有三方面:“拓普泰克有限設立時,劉小雄、廖孟南離職交接手續尚未辦理完成;劉曉英系劉小雄的姐姐,廖才良系廖孟南的姐姐;代持人、被代持人系近親屬之間出于相互信任代持股權且未簽訂書面代持協議。”
實控人與前東家曾存侵害商業秘密糾紛
未離職即創業的劉小雄,在入職拓普泰克有限五個月后,遭到了前東家起訴。
2008年8月7日,朗特電子曾起訴拓普泰克有限及相關人員侵害商業秘密。經核查,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于2008年8月7日受理原告朗特電子訴被告拓普泰克有限、劉小雄、廖孟南、廖才良、劉慧、劉明洪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
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2009年5月5日,寶安區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同意于2009年5月6日17時前向原告支付6萬元,原告收款后雙方債權債務關系就此結清;原告已繳案件訴訟費用合計12000元,由原告承擔8000元、被告承擔4000元。調解書自雙方簽收后即具法律效力,人民法院予以確認。2009年5月6日,朗特電子出具收據,確認收到被告支付的調解款及案件受理費合計6.4萬元。
根據2024年12月披露的招股書,劉小雄擔任拓普泰克董事長、總經理,廖孟南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劉明洪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慧擔任董事、副總經理。
IPO前創始股東辭去董事職務
在IPO前,拓普泰克創始股東之一的劉明洪退出董事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其履歷存在不合常理的情況。
拓普泰克2024年3月公轉書中披露了劉明洪的職業經歷:“2000年6月至2001年7月,任恒登電子(東莞)有限公司品質技術員;2001年8月至2002年5月,任晟銘電子制品廠供應商質量工程師;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任東圣電腦(東莞)有限公司產品質量工程師;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擔任深圳市安鴻實業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任深圳市朗特電子有限公司品質部主管;2007年8月起在公司任職,現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另據招股書,劉明洪生于1982年11月,學歷為本科。這意味著,劉明洪18歲便開啟職業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企查查顯示,劉明洪弟弟劉明乾控制的深圳市邁達實業有限公司存在嚴重違法。
IPO前,除劉明洪退出董事外,兩家戰投也退出拓普泰克,原因均為公司“上市進展不及預期”。
其中,2022年1月,華翼壹號向華信控股轉讓其持有的公司全部20萬股股份,轉讓價款為193萬元,減持價格9.65元/股。這一價格接近同期增資價格的一半。2022年1月,外部投資機構博信卓泰以17.34元/股的價格向公司增資2500萬元。
2023年6月,武漢盈澤也因公司業務發展以及上市進展不及預期而減持退出,其以17.34元/股的價格向華信控股轉讓其持有的拓普泰克50萬股股份。
此次遞表北交所,華信控股直接持有拓普泰克82.11%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劉小雄、鄒健分別直接持有華信控股41%、33%的股權,二人通過華信控股間接控制公司82.11%的股份表決權。劉小雄、鄒健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
那么,劉明洪的本科學歷何時獲得?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及歷史董監高的學歷、職業經歷是否真實、準確?《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此前通過電郵致函拓普泰克,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公司回復。
此外,基于實控人未離職即成立拓普泰克有限,入職后與公司創始股東遭到前東家起訴,其在朗特電子工作期間是否簽署過競業協議?在職期間創業的原因,涉及侵害商業秘密糾紛和解的背后有無其他協議,以及公司是否仍存在未披露的股份代持等情形,值得關注。
記者 何玉曉
機構投資者退出情況
機構投資者增持情況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