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股份募資補流金額“突然”砍半 募資合理性乃至測算嚴謹性引關注
選擇北交所上市的汕頭華興冶金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股份”)此次原計劃募資2.48億元,投向華興股份年產3000噸精密銅件及電爐銅冷卻設備生產線項目等3個募投項目,其中原募資9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而招股書顯示,華興股份的四次現金分紅累計金額達到1.05億元,左手分紅上億元后、右手擬募資補流9000萬元的這番操作,很難不令外界關注。
事實上,《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華興股份近年來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經營性現金流整體情況明顯不如早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情況同樣類似,這也加劇了左手分紅上億元、右手募資補流近億元的公司募資補流的合理性疑問。就在北交所關注到公司左手大額分紅、右手募資補流情形后,華興股份“突然”將募資補流金額大幅調降至4000萬元。
分紅上億元后要募資補流9000萬元
2023年8月首次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報告期為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顯示,華興股份此次IPO擬募資2.48億元,計劃用于華興股份年產3000噸精密銅件及電爐銅冷卻設備生產線項目、華興股份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性資金,分別使用募資12071.86萬元、3695.03萬元和9000萬元(見圖一)。三個募投項目的總投資額均與擬使用募資額相同。
占擬使用募資36.29%的補流金額9000萬元,著實惹人注意。
按照首次披露的招股書,華興股份在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進行了四次現金分紅,其中2020年度、2022年度的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2159.49萬元、5832.90萬元,共計7992.39萬元。如果加上公司在2020年實施的2019年度分紅,現金分紅累計金額則達到了1.0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招股書披露的報告期為2020年至2023年3月底,以完整年度看,華興股份在2020—2022年的累計歸母凈利潤為10587.49萬元,用年度分紅金額7992.39萬元計算,股利支付率達到了75.49%,如果加上2020年進行的2019年度現金分紅金額,股利支付率會更高。事實上,據Wind數據計算的全部A股(以2020—2022年進行的所有現金分紅結合歸母凈利潤計算)同期股利支付率為29.28%。以此來看,華興股份報告期內的分紅力度不小。
對于擬募資9000萬元補流,公司招股書表示:“滿足公司業務后續發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將為公司日常經營、工藝及技術研發創新、技術人才培養提供資金支持,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并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的持續、長遠發展。”
對于補充運營資金的合理性,公司稱,主要是增強資金實力,滿足公司業務發展期需求,以及充實營運資金,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公司經營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隨著公司生產經營規模的持續增長以及本次發行完成后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采購、生產、銷售以及研發等經營活動對營運資金的需求亦將不斷增加。預計未來數年公司將保持業務持續擴張態勢,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正常經營所需占用的營運資本將不斷增加,因此需要補充流動資金保障公司業務穩定增長,為未來公司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鞏固公司的行業領先地位。”華興股份如是表示。
公司還稱:“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公司對于營運資金的需求日益增長,通過本次補充流動資金,有利于公司增強資本實力,充實營運資金,有效控制負債規模,降低財務費用,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從而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保障公司業務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所需的資金,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近年整體資金情況不如早年
梳理華興股份信披發現,公司2020年來的經營性現金流情況整體明顯不如早年,2020年至2023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0.05億元、-0.33億元、0.93億元和-0.32億元,只有2022年為正值,整體呈現惡化態勢。
往前追溯,2013—2015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0.48億元、0.81億元和0.82億元。報告期前的三個完整年度,即2017—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分別為-0.20億元、0.78億元和0.32億元,整體情況同樣好于公司招股書報告期內水平。
事實上,華興股份在2020年至2022年的營收穩步增長,一年上一個臺階,分別為5.49億元、7.69億元和9.27億元,2023年也有9.35億元,而2013—2015年,公司營收持續下滑,分別為4.70億元、3.94億元和3.61億元。這意味著,公司早年營收規模雖不及近幾年,但經營性現金流整體情況卻比營收持續增長的近幾年來得好。
此外,華興股份近年的期末現金余額變化態勢也不如早年。2020—2022年,在公司營收不斷增長下,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0.22億元、0.04億元和0.09億元,整體呈滑坡態勢,2023年又降至0.04億元。
而2013—2019年,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0.14億元、0.07億元、0.40億元、0.26億元、0.19億元、0.12億元和0.44億元,整體變化情況同樣好于近幾年。
華興股份在對第一輪問詢的回復中,透露了公司的債務尤其是短期銀行借款情況,金額都顯著高于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和期末現金狀況。公司披露:“報告期各期(此披露時段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5335.24萬元、4750.11萬元、23770.64萬元及14873.72萬元。報告期末,公司短期銀行借款金額為4372.82萬元。”
在資金緊張且整體不如早年的情況下,華興股份一邊是2020年以來分紅上億元,一邊卻準備募資9000萬元補流,募資補流合理性勢必受到格外審視。
補流金額“突然”降至4000萬元
北交所也的確關注到華興股份報告期內大額分紅同時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的情形。
在發出的第一輪問詢中,北交所指出“2020年4月至今,發行人累計現金分紅1.05億元”,要求“發行人補充披露并說明補充流動資金的具體安排,結合公司生產經營計劃、資金安排以及報告期大額分紅的背景,說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受到北交所問詢后,公司在回復中稱:“根據測算,公司存在營運資金缺口,2023年至2025年公司的營運資金缺口合計為9490.88萬元,本次公開發行擬使用9000萬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具有必要性及合理性。”
此外,華興股份表示,募資補流的9000萬元將用于償還債務、支付供應商貨款和員工薪酬等。
然而,2023年12月23日,華興股份董事會決議將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的投資總額和募資額從9000萬元調降至4000萬元(見圖二)。
值得一得的是,雖然將募資補流金額砍去過半,華興股份今年最新披露的律所補充法律意見書中,測算的公司未來幾年的營運資金缺口明顯高于公司第一輪回復時所稱,“根據測算,公司存在營運資金缺口,2024年至2026年公司的營運資金缺口合計為13461.31萬元”。
此外,華興股份不僅將募資補流金額大幅消減5000萬元,今年3月,公司董事會又決議將核心募投項目(即華興股份年產3000噸精密銅件及電爐銅冷卻設備生產線項目)的擬使用募資額砍去2000萬元(見圖三)。
募資合理性與測算嚴謹性都引關注
這意味著,從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時隔7個月后,華興股份此次北交所IPO擬募資總額由首次招股書披露的2.48億元變成了1.78億元,募資金額減少了28%。
那么,華興股份2020—2022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多數為負,且整體情況不如營收更少的2013—2015年,以及2020—2022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整體明顯減少,且同樣不如早年情形,疊加公司近年流動負債處于高位、未來營運資金缺口上億元來看,公司報告期大額現金分紅上億元后又原計劃大額募資補流9000萬元,是否合情合理?
北交所關注到公司報告期大額現金分紅后又欲募資補流,公司2023年底大幅調低募資補流金額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因為公司原募資補流金額過大導致合理性不足?
此前,《大眾證券報》記者曾就募資相關疑問通過電郵向華興股份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事實上,華興股份除了募資補流金額“突然”砍半之外,核心募投項目擬使用募資金額也削減2000萬元,公司IPO募資金額在較短時間內出現如此較大金額的變化,IPO募資金額測算的嚴謹性、科學性同樣令人關注。
記者 陳剛
圖一:華興股份招股書募資情況截圖

圖二:華興股份2023年12月董事會決議截圖

圖三:華興股份2024年3月董事會決議截圖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