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越三季報業績滑坡加速 兩董事再因資金占用和內控問題投棄權票

*ST海越(600387)2024年三季報營收、盈利同比大幅滑坡,且業績惡化程度較中報進一步加劇。
公司10月31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2.19億元、同比降幅超過40%,而中報降幅不到22%;歸母凈利潤為218.17萬元、同比縮水超過90%,扣非凈利潤為1092.31萬元、同比降幅也超過70%,而中報時公司歸母凈利潤接近2300萬元、扣非凈利潤微增。
對于營收、盈利雙雙大滑坡,公司解釋稱,大宗貿易業務凈額結算的比重有所增加和大宗貿易整體業務體量縮減導致營收減少,同時,大宗貿易業務整體縮減成為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財務費用增加和2019年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虛開(三季報稱公司為善意取得方)也使得盈利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ST海越的董事王侃和獨立董事沈烈對三季報投出了棄權票,無法保真、保準、保完整。
王侃認為,盡管公司管理層書面確認了不存在違規資金占用情況,以及公司在今年開展了持續的整改工作,但鑒于缺少獨立第三方的評估和判斷,公司嚴重的內控缺陷問題是否得到整改和提升,目前暫時無法得出相關結論。
沈烈則表示,公司連續幾年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違規紀錄,表明公司相關的過往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不盡徹底,今年來雖然又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整改行動,但效果及持續性如何,目前仍無相關驗收報告支撐。
事實上,基于資金占用、公司內控問題,上述兩位董事對*ST海越今年中報已表示無法保真、保準、保完整。
此前,*ST海越在2022年、2023年連續因涉及資金占用的違法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并引發投資者索賠,浙江省高院對部分相關投資者索賠案件已作出有利于投資者的終審判決。
今年6月底,*ST海越又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ST海越三次延期后于6月底完成的對年報問詢函的回復顯示,公司自查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主要包括:對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規則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及時有效地識別關聯方,新業務拓展中對資金支付的風險評估、風險預防與及時的風險應對存在不足。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添聿律師表示,基于*ST海越此前受罰,結合最新遭立案調查,以下一個或兩個時間段內持有公司股票的相關受損投資者,均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登記:一是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28日之間買入*ST海越股票,且在2023年4月28日收盤時仍持有該股票;二是2023年1月3日至2024年4月19日之間購買過*ST海越股票,且在2024年4月19日收盤時仍持有該股票。律師將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終索賠條件以法院認定為準。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