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股價遇困,內控、信披、實控人曝問題 ST永悅:“黑云壓城城欲摧”?

5月9日,ST永悅(603879)股價又“一字”跌停,這已是公司股價本周連續第四個“一字”跌停。股價本周持續跌停的背后,公司可謂面臨“黑云壓城”——業績不佳、內控被指存重大缺陷、涉嫌信披違法違規領“預罰單”;公司實控人不但領“預罰單”,還因內幕交易正被立案調查。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實控人此前計劃增持,但時間過半未見絲毫增持動作。
持續虧損之外年報“非標”、內控遭否定
4月29日晚間,ST永悅交出了一份不算理想的年報。雖然2023年營收增長近14%,歸母凈利潤卻延續了2022年的虧損態勢,并且同比增虧近80%,更能體現主業盈利狀況的扣非凈利潤同樣增虧76%。而2024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虧損繼續,且同比繼續增虧。
比連續第二年虧損帶來更大壓力的是,審計機構不但給公司2023年年報“非標”,還對公司2023年的內控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對于ST永悅2023年年報,審計機構出具了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提醒公司曾存在控股股東占用公司資金,公司及實控人均遭立案調查并已領“預罰單”。
不僅如此,審計機構還對公司2023年的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控審計報告。審計機構稱,發現控股股東占用公司資金,但公司未根據內控制度履行審批及關聯方交易的決策程序且未及時信披,直指公司資金支付審批、關聯方交易的決策、信披等方面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審計機構對ST永悅內控給出否定意見的結果是,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4月30日停牌1天,5月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即被ST,日漲跌幅限制變為5%。
公司及實控人領“預罰單”
對于審計機構提及的控股股東占用公司資金、公司及實控人領“預罰單”,系4月29日,公司公告4月28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指出公司及實控人陳翔的涉嫌違法事實包括公司涉嫌重大合同臨時公告存在誤導性陳述,以及公司涉嫌未及時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和定期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最終,公司擬被警告、罰款1300萬元,實控人陳翔擬被警告、罰款1050萬元,其余兩名相關責任人也擬被警告并罰款70萬元或100萬元。公司實控人陳翔還擬被采取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ST永悅領“預罰單”,意味著公司還面臨相關投資者訴訟索賠的風險。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添聿律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公司上述“預罰單”一旦落實,相關受損投資者可依法向公司索賠。目前來看,2022年3月18日至2023年10月12日期間買入ST永悅股票,且在2023年10月12日當天收盤時仍持有該股票且虧損的投資者,有望向公司提出索賠,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律師將及時幫助適格投資者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股價“上山”前實控人計劃增持公司要回購股份
事實上,本周連續四跌停前,ST永悅股價曾有相當亮眼的一波表現。今年3月6日,公司股價持續走高,尤其是3月12日起連續八個漲停,之后在3月22日走出“天地板”,對比當日高點11.52元/股,公司股價短短13個交易日最高漲幅高達175%,股價幾乎翻兩番。
3月22日起公司股票行情逆轉,股價持續低走。尤其是剔除停牌的4月30日,公司4月29日來股價均為跌停,5月9日的收盤價4.15元/股已低于3月5日收盤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7日,ST永悅公告,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實控人、董事長陳翔以及董浩、徐成鳳、董雪峰三名董事計劃2月8日起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擇機增持公司股份,擬各自增持股份金額不低于250萬元且不超過500萬元,增持不設置固定價格、價格區間。
然而,上述增持計劃時間已過半,陳翔等四人絲毫未見增持動靜。5月7日晚間,ST永悅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增持計劃實施期限已過半,陳翔、董浩、徐成鳳、董雪峰尚未增持公司股份。
而ST永悅此前公告顯示,實控人陳翔還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此外,5月9日,ST永悅公告收到涉及公司回購事項的上交所監管函。今年2月26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方案,同意公司2月26日至5月24日,以不低于1500萬元但不超過3000萬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票,回購價不超過6.00元/股。5月7日公司公告進展時稱,截至4月30日,已累計回購16500股,成交價為4.37元/股,耗資72105元(不含印花稅及交易傭金等費用)。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