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高價股國聯股份現狀:股價20元出頭、正遭立案調查 踩坑股民最多或虧近90%

今年春節前后,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遭北京證監局監管并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國聯股份(603613)經營、治理、財務、股價等方面情形,受到投資者關注。在此背后,百元高價股國聯股份,現狀是股價20元/股出頭,被上交所紀律處分、北京證監局監管后,還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投資者關注公司治理及內控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最新的提問是2月22日,一位投資者向公司提問:“管理層你好!近年來ESG的討論熱度很高,我也關注了貴公司的ESG表現,我看到在大型評級機構中貴公司只有BBB這樣的水平,行業排名還可以繼續提高。而且治理層面幾個指標,如股東利益情況、造假情況、違法違規情況,好像都不夠好啊。我想請教一下,貴公司如何看待ESG問題呢?在改善內部治理水平上有無具體舉措呢?啥時候會發布公司最新的ESG報告?考慮提升一下披露質量嗎?謝謝?!?/p>
還有投資者2月20日問及公司:“請問貴公司的預付款為什么高達41億(元),是否存在壞賬”。
也有投資者2月19日問公司:“公司因為財務問題被證監會調查,關于這個問題我也不理解,公司要改凈額法作為財務統計方法那是沒問題的,凈額法和總額法不過不同財務統計方法而已,只要新的一年通告下就可以了,有必要更改往年營收么?改凈額法也不是貴公司一個公司做法,但這么改往年數據的也就公司這么奇葩的做法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么?讓人不得不懷疑公司是不是大量虛增營收,甚至懷疑財務造假……”
國聯股份對于投資者2024年1月3日后的提問均未回復,截至2024年2月23日上午11點,公司在互動平臺的最后一次回復時間停留在2024年1月4日。
對于投資者問及的預付款情況,國聯股份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預付款為41.28億元,而2022年底為34.92億元,2021年底為25.13億元,2020年底為11.82億元,2019年底為5.53億元,近年來預付款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財報曾一改再改
早在2022年11月,有媒體質疑國聯股份涉嫌利用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隨后上交所發去相關問詢函,國聯股份當時的回復是:“公司對媒體報道所述事項進行了審慎核實,確認前述事項均不屬實,前期相關信息披露在所有重大方面真實、準確、完整。”
2023年4月27日,國聯股份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更正公告稱,公司將部分自營交易調整為凈額法確認收入,會計差錯更正后,調減2022年一季度營收50.84億元,調減2022年半年度營收119.32億元;調減2022年三季度營收210.42億元。當日,上交所發出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核實并披露前期會計處理是否構成重大會計差錯。
2023年5月16日,國聯股份又對2020年、2021年相關財務數據發布更正公告,對2020年、2021年年報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其中,2020年營收由171.58億元更正為148.18億元,2021年營收由360.17億元更正為262.77億元。2023年6月3日,公司再發《關于2020年度、2021年度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調減2020年營收、營業成本各23.39億元、減調2021年營收、營業成本各97.39億元。
另外,國聯股份2023年1月披露的2022年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營收726.5億元至734億元,同比增長95.14%至97.15%;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11.2億元至11.35億元,同比增長93.63%至96.23%。但2023年4月,國聯股份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更正公告和2022年年報,2022年營收只有402.69億元,與業績預告相去甚遠。
立案調查后股價一落千丈
至于投資者關注到的內部治理、立案調查,涉及2023年12月26日,北京證監局對國聯股份下發警示函并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通知。2023年8月,公司已經遭上交所紀律處分。
北京證監局發出的警示函則指出,國聯股份于2023年4月28日、5月16日兩次發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將部分交易調整為按照凈額法確認收入,對2020年年報,2021年年報,2022年前三季度報告相關財務數據進行更正,導致多期財報信披不準確,已經違反相關規定,公司董事長劉泉、總經理錢曉鈞、財務總監田濤負有主要責任。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添聿律師表示,一旦公司被立案調查事項被認定,相關受損投資者即有權向國聯股份提出索賠。目前來看,2021年3月30日至2022年11月24日期間購買過國聯股份股票,且在2022年11月24日當天收盤時仍持有的虧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進行訴訟索賠預先登記,律師將及時幫助適格投資者維護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主營業務為B2B電子商務和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國聯股份曾長期是百元高價股,譬如,公司股價歷時半年的上攻后,2022年11月22日再創131.75元/股(以下均為不復權)的階段高點,此前的2021年3、4月份也一度摸高150元/股。但隨著公司業績遭質疑,股價持續震蕩“下山”,2023年6月中下旬即滑至59元/股左右,2024年2月初更跌落谷底,走出14.80元/股的上市來最低點。公司近日股價持股反彈后在20元/股左右,不足2022年11月下旬高點的兩成,如果持股至今,踩坑股民可謂受損嚴重。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