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泰年報預計扭虧但市場不買賬,股價持續下挫創新低 這些受損股民可索賠

日前,金力泰(300225)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扭虧為盈,盈利1330萬元-1920萬元。不過,業績向好背后仍有“陰影”——金力泰因為此前虛構15億元“黃金貿易業務”后,股價持續走弱,2月1日延續跌勢而大幅收跌,盤中低點5.50元/股更創近10個月新低。
對于2023年預計扭虧,金力泰表示:“公司大力開拓市場,聚焦高毛利業務,持續優化客戶結構,深化與優質客戶的合作力度并傾斜資源投放,高毛利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同時得益于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優化與產品迭代改良,公司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整體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公司綜合毛利率較去年提升較大,2023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約為26.31%,相較去年同期提升11.64%。”
但與業績增長相對應的,是金力泰1月4日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金力泰全資子公司參與浙江運發主導的虛構“黃金貿易業務”,涉及合同金額總計15億元左右。然而,該業務實質為資金融通業務,上下游實際均由浙江運發指定,相關物流、資金形成閉環,公司全資子公司實際只履行墊資義務,賺取資金使用費。
由于金力泰未披露參與“黃金貿易業務”真實情況,將涉及的相關黃金制品計入存貨,涉嫌虛增2021年末存貨2.58億元,占2021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28.32%,導致2021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此外,金力泰還將上述業務形成的購銷差額計入收入,涉嫌虛增2022年一季度營收1038.99萬元,占2022年一季度營收的6.11%,導致2022年一季報存在虛假記載,因此,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罰,其中公司受罰20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分別處以100萬元或50萬元罰款。
事實上,這不是金力泰第一次違規——2021年6月,金力泰披露了董事兼總裁袁翔、時任控股子公司上海金杜董事兼總經理羅甸計劃增持公司股份的消息,大約一年多后,該增持計劃卻以“零進度”收尾。針對上述增持未履行的事實,2022年10月20日,上海證監局對袁翔、羅甸分別出具了《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書》。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受罰后相關受損投資者有權依法索賠。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添聿律師表示,兩個時間段持有金力泰股票而受損的投資者均可索賠:1、2021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29日間買入公司股票,且在2022年9月29日(含當日)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者;2、2022年4月30日至2023年2月2日期間買入公司股票,且2023年2月2日(含當日)之后賣出或持有的受損投資者,均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登記,律師將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受損投資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另外,2023年10月13日,金力泰曾披露關于投資者訴訟事項的相關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合計收到31名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涉訴金額為2867.71萬元。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