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阿寬食品“消失”的第一大供應商 供應商大股東找人代持 解除后交易金額驟降
除了報告期內銷量年均增幅僅5%,IPO擬募資擴產100%必要性引關注外,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寬食品”)還存在股權變動頻繁,第一大供應商大股東曾股權代持等情形。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發現,阿寬食品股改前,第一大供應商第一大股東通過代持持股阿寬有限(公司前身),解除代持后交易金額驟降,隨即從前五大供應商中消失。此外,阿寬食品股權變動頻繁,其中不乏低價受讓短期內再高價轉讓的情形。
最大供應商大股東找人代持阿寬
阿寬食品招股書披露的前五大供應商中,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連續多年穩居阿寬食品第一大供應商。值得關注的是,該供應商的第一大股東也在阿寬食品股東名單之列。
結合2021年及最新披露的招股書看,2018-2021年,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一直穩居阿寬食品第一大供應商,阿寬食品對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采購金額依次為1584.68萬元、2336.59萬元、4901.56萬元、6595.71萬元,采購的主要內容均為油脂(見圖一、二)。

圖一:阿寬食品報告期內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情況

圖二:阿寬食品報告期內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情況(2023年6月招股書)
需要指出的是,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東張玥為阿寬食品股東,持有0.5218%股份。據招股書,張玥是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持股50%的股東,因其投資的企業與公司同為成都食品行業內企業,而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朝暉相識并成為朋友,對公司情況比較了解,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見圖三)。

圖三:阿寬食品未任職的自然人股東入股公司的原因背景截圖
事實上,第一大股東在2019年就通過代持持股阿寬食品,直到股改后解除代持,解除代持次年,該供應商即從前五大供應商中消失。
阿寬食品股改前,彭偉、蘆正金就代張玥持有公司股份。2019年9月,楊國民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以6.25元/出資額的價格分別轉讓給彭偉、蘆正金各25萬元(合計50萬元)(見圖四),該次轉讓實際受讓方均為張玥,因此彭偉、蘆正金分別代張玥持有25萬元(合計50萬元)公司股權。

圖四:2019年9月阿寬有限第二次股權轉讓情況
2020年9月,阿寬有限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股權代持才解除。2021年9月,股權代持的名義股東蘭添、彭偉、蘆正金、張茜與實際出資人呂勤、張玥、朱俊松分別簽訂了《股份代持還原協議》《股份轉讓暨股權代持關系解除協議》,確認名義股東將其代持股份轉為實際出資人直接持有,名義股東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上述名義股東以及實際出資人均簽署了《確認函》,確認本次股權代持以及代持解除事項不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
巧合的是,股權代持解除后,一直穩居阿寬食品第一大供應商的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突然”退出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
2022年,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從阿寬食品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油脂供應商變為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采購金額為4156.38萬元;向第五名供應商安徽昊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金額為2370.98萬元(見圖二)。
2023年3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向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采購油脂金額分別為1490.96萬元、2225.34萬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向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采購油脂金額遠低于2021年上半年的金額3641.83萬元。
進一步翻閱阿寬食品重大原料采購合同顯示,與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簽署的年度框架采購合同期限為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主要采購內容為發行人向銷售方采購食用油;與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簽署的食材采購合同期限為2021年3月22日至2024年3月21日,主要采購內容為發行人向銷售方采購油脂。與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簽署的食材采購合同期限為2021年2月28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主要采購內容為發行人向銷售方采購菜油、大豆油。阿寬食品披露的重大原料采購合同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公司已履行完畢、正在履行或將要履行的年度交易金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對公司生產經營有較大影響的重大原材料采購合同”。
為何2018-2021年一直穩居阿寬食品第一大供應商的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在2022年交易金額驟降,退出前五大供應商?阿寬食品2022年與成都山海油脂有限公司交易金額為多少?阿寬食品股改前,第一大供應商第一大股東為何通過代持持股?2018-2021年交易真實性、公允性如何?
IPO報告期,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新增為阿寬食品第一大供應商的原因是什么?公司供應商的穩定性如何?
股改前股權變動頻繁
不僅曾經的第一大供應商大股東所持公司股權有代持,股改前,阿寬食品股權變動頻繁,其中不乏低價受讓后次月即高價轉讓的情形。
股改前,阿寬食品曾出現“1元/出資額”轉讓。
2019年11月11日,公司作出股東會決議,同意成都享越將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任偉維、王晶、楊小蓉、何瑤、代丹、廖筱云、孫榮昊、凌昌森、田景然、王小鳳,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同日,股權轉讓各方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根據成都享越與相關受讓方簽署的投資款抵付協議,股權轉讓系受讓方從持股平臺成都享越退出,轉為直接持股,股權轉讓價款按1元/出資額定價,與受讓方2017年12月通過成都享越入股公司的價格一致。股權轉讓價款與受讓方從持股平臺退伙時成都享越應退付的金額互相等額抵消,抵消后視為股權轉讓價款已支付完畢。
成都享越與任偉維、王晶、楊小蓉、何瑤、代丹、廖筱云、孫榮昊、凌昌森、田景然、王小鳳股權轉讓價格為1元/出資額,主要原因為任偉維等上述自然人由通過成都享越間接持股公司改為直接持股,其持有的公司股權比例未發生變化。
對于上述股權轉讓的原因,阿寬食品解釋為:“該部分股東在當時非公司員工,其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股但無法按照員工持股相關制度進行管理,因此將該部分股東由間接持股轉換為直接持股。因相關股東僅是將間接持股轉換為直接持股,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1元/出資額,具有合理性,不存在利用低價轉讓規避稅收繳納義務的情形。本次股權轉讓不適用以市盈率為標準進行估值。”
次月,才以1元/出資額的價格受讓阿寬食品股權的廖筱云、凌昌森,便“漲價”5元/出資額多轉讓所持全部股權。
2019年12月16日,公司作出股東會決議,同意李靜雅、凌昌森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廖筱云將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張茜、蔡姝,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2019年12月10日至2019年12月16日,股權轉讓的各方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價格為6.25元/出資額。
凌昌森與阿寬食品關系匪淺。查詢發現,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曾經關聯方)曾與凌昌森共同持股成都鑫蓉商集團有限公司。凌昌森為成都鑫蓉商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持股23.8243%,目前被限制高消費。
另外一名以1元/出資額受讓阿寬食品股份的非員工,受讓不到一年便以暴漲了17元/出資額多的價格轉出股權。任偉維2019年11月按1元/出資額定價受讓股權,當時擔任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2020年7月3日,公司作出股東會決議,同意陳朝暉、任偉維將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轉讓給壹叁投資,轉讓價格為18.30元/出資額。2020年9月,任偉維開始擔任阿寬食品監事。
此外,阿寬食品還存在多名非員工股東。其中,蔡姝及其近親屬存在較多的對外投資,因其父親投資的企業與公司同為成都食品行業內企業,而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朝暉相識并成為朋友,對公司經營情況比較了解,對行業和公司未來發展均比較看好。王晶晶為公司股東王雨晴的好友,通過王雨晴的介紹了解到公司經營和未來發展情況,并由王雨晴介紹,而成為公司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何瑤曾任公司品牌運營中心總監,已于2022年3月31日離職。
那么,招股書披露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是公司曾經關聯方,曾與其合作的凌昌森并非公司員工,為何卻在2019年11月以1元/出資額受讓公司股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凌昌森與公司或實控人是否存在特殊的利益關系?蔡姝父親投資的是什么企業?為何何瑤離職后仍持股公司?王晶晶、蔡姝、何瑤等是否存在代持情形?
圍繞曾經的第一大供應商,以及股權轉讓等相關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通過電郵致函阿寬食品,公司通過電郵回復稱:“相關內容說明已在最新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及問詢函中詳盡披露,同時公司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披露,請以最新招股說明書內容為準。”記者 程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