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被立案后再曝子公司數據存重大不一致 *ST圍海投資者索賠啟動

日前,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中興華所”)就深交所向*ST圍海(002586)下發的2022年年報問詢函作出回復。
本次對賬期間,中興華所發現,上海千年與分公司的承包經營模式、項目歸屬劃分兩項數據的相關情況,與其在2021年年報審計時存在重大不一致。受到這一因素影響,中興華所在對2022年年報與上海千年商譽、其他非流動資產減值相關的數據進行審計后,發表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根據現有數據,中興華所無法判斷上海千年相關事項對商譽及其他非流動資產減值金額的影響,無法確定是否有必要對相關財務報表金額及披露作出調整。
就在中興華所給出回復的一天前,*ST圍海剛剛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已是公司第二次被監管層立案,上一次是在2019年7月。
*ST圍海首次被立案調查的結果已于2022年年初出爐:經查明,在原實控人馮全宏的授意安排下,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公司未按規定披露為關聯方提供擔保的情況;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公司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情況。彼時,公司及馮全宏均領到相應處罰。
上述結果公布后,外界以為*ST圍海的信披違法違規故事已然“曲終”。隨后到來的2022年5月,《浙江圍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八公司合并重整計劃》消息傳出,公司實控人變更為余姚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馮全宏正式出局,但他卻埋下了一顆“雷”——上海千年,其正是在馮全宏領導期間,通過一次對外收購而來。
根據2017年時的收購方案,*ST圍海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14.29億元收購上海千年88.23%的股權,借此延伸與完善上下游產業鏈。這一被寄予厚望的合作,最終因為*ST圍海未在規定日期內支付剩余的股權轉讓款,而在2019年演變成一場“搶公章”的鬧劇。2020年5月15日,*ST圍海對上海千年失去控制;直至2021年年底,公司才重新取得對上海千年的控制權。
此次再度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是否也與上海千年有關?對此,*ST圍海方面稱:“一切以后續公告內容為準。”
鑒于公司已被立案調查,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趙敬國律師表示,凡于2023年4月29日之前買入*ST圍海股票且有持倉,無論在2023年4月29日及之后是否賣出該股的受損投資者,或可向公司索賠。滿足上述條件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88)報名登記,具體時間段以法院認定為準。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