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公告未改ST海越股價低迷 投資者可以這樣索賠

不久前,因內審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否定意見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重新戴帽簡稱變更的ST海越(600387)在收到上交所關于2022年年報問詢函后,回復一拖再拖,三次延期,截至6月25日尚未披露相關問詢回復。同時,由于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及時披露以及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等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ST海越,目前還面臨一批投資者的訴訟索賠。
此前,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2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出具了否定意見。指其在報告期內存在通過供應商轉移資金至關聯方的情形,雖期后已收回款項,但表明公司報告期內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由于存在上述重大缺陷及其對實現控制目標的影響,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未能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相關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就在戴帽當天,ST海越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財務總監王彬,副董事長、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曾佳,監事會主席盧曉軍,監事韓超,副總經理吳志標,副總經理覃震,財務副總監周勇計劃自2023年5月8日起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415萬元,不超過705萬元。
不過,上述增持公告發出后,ST海越股價在5月5日、5月8日、5月9日連續3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12%以上,達到異常波動情形。而且在暴跌后,ST海越股價持續低位盤整,目前仍未走出低迷。
另外,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之后,上交所向其發出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相關情況、分別列示其他應收款中往來款和貿易應退款形成的具體情況、補充披露應收賬款期末賬面余額前五名的欠款方名稱、是否為關聯方、賬齡、形成背景及時間、是否逾期等;核實報告期內是否存在關聯銷售、關聯采購情況等并且補充披露公司內控重大缺陷情況、短期內再次出現資金占用事項的原因、相關問題整改進展、內部追責情況等,并全面自查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資金實際流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的情況,是否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問題。
經過三次延期后,ST海越在6月17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仍擬延期5個交易日披露對《問詢函》的回復,其解釋稱:“由于《問詢函》中涉及的部分事項仍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ST海越此前還因虛假陳述遭行政處罰。2022年11月11日,ST海越因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問題而遭監管處罰,并由此引發投資者訴訟索賠。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高院前不久對相關投資者索賠案件已經做出了有利于投資者的終審判決。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駱意律師表示,因該次違法而受損的投資者仍可進行索賠,凡2020年2月27日至2021年4月29日期間買入ST海越,且在2021年4月29日收盤時仍持有該股票虧損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參與訴訟索賠征集,訴訟時效截止日為2024年4月29日。
今年6月6日,ST海越又披露收到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經調查,公司被認定為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未及時披露以及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駱意律師表示,基于第二次違規導致受損的投資者也可以向公司提出索賠——預計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28日之間買入ST海越股票,且在2023年4月28日收盤時仍持有該股票——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參與訴訟索賠預征集。記者 王君

掃碼登記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