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操作”為哪般? 登康口腔壓縮自有產能后又欲募投擴產

“牙膏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四”的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登康口腔”)擬借IPO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破局”,此次IPO募資主要用于營銷推廣和產能置換升級。
《大眾證券報》明鏡工作室記者發現,登康口腔近三年牙膏生產線產能利用率一直穩定在85%,自有產能持續壓縮,委托生產量大幅增加,到了2022年上半年,公司委托生產量已超過自產量,且占總銷量近56%。在此情況下,登康口腔仍擬使用募資用于擴張產能,募投項目達產后產能能否消化存疑 。此外,登康口腔曾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10%的用工不規范問題也引人關注。
委外產量已超自產量
“冷熱酸甜,想吃就吃”,90年代“冷酸靈”牙膏的廣告語家喻戶曉,如今登康口腔營收仍主要依靠核心品牌“冷酸靈”成人牙膏產品。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登康口腔目前旗下擁有“登康”“冷酸靈”“醫研”“貝樂樂”“萌芽”等多個口腔護理品牌,其中“冷酸靈”牙膏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公司電動牙刷及口腔醫療與美容護理等產品銷量較小,市場知名度相對較低。
在登康口腔的營收中,成人牙膏銷售收入占比也較高。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登康口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4166.27萬元、102754.44萬元、114011.49萬元和60975.77萬元。其中,成人牙膏銷售收入分別為77346.49萬元、84180.26萬元、89952.30萬元和48631.9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八成左右,其他收入則來自成人牙刷和兒童牙膏。
此次IPO,登康口腔計劃募集資金6.6億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級建設項目、全渠道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建設項目、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設項目、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其中,營銷推廣和產能置換升級占大頭,3.7億元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建設項目,2.2億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級建設項目。
智能制造升級建設項目為產能置換升級項目,總投資額為22390.76萬元,擬利用現有的生產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通過購置行業領先的制膏生產設備、自動化牙膏灌裝機和薄膜熱收縮包裝機、灌裝車間后段設備及產品掃碼追溯系統、DIY生產線、數字化多媒體設備等裝備,搭建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統,同時新建智能立體倉庫以提高物流周轉能力和供應鏈運行效率。項目實施周期為30個月。
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測算,該項目達產年份可產生銷售收入83881.67萬元,項目的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為6.72年。募投項目達產后,牙膏設計年產能預計將達到25920萬支,預計最終實現產量23328萬支。
而從招股書披露的主要產品的產能、產量情況來看,2019-2021年,登康口腔牙膏生產線產能利用率一直穩定地維持在85%左右,牙刷全部委托生產。牙膏產能整體呈現下滑趨勢,依次為30814.23噸、29825.10噸、26339.04噸,自產量由2019年的26494.68噸降至2021年的22420.13噸;委托生產量則持續大幅增加,由6704.32噸增至13017.03噸,2021年委托生產量一度占總銷量約40%;牙膏產銷率維持在90%至100%之間(見圖一)。同期,牙刷全部為委托生產。
圖一:登康口腔主要產品產能、產量和銷量情況

到了2022年上半年,登康口腔委托生產量已超過自產量,且占總銷量近56%。數據顯示,2022年1-6月,登康口腔牙膏產能為11562.08噸、自產量9396.41噸,委托生產量高達10002.25噸。
“隨著近年來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內部產能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公司將部分牙膏產品以委托生產方式作為內部產能的有效補充。牙刷、電動牙刷等其他口腔清潔護理用品目前主要采用委托生產。委托生產的牙膏產品采用公司自主研發配方,由公司提供關鍵原材料,并通過全流程信息化系統管理,執行統一的質量標準,保證公司委托生產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登康口腔在招股書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自產量持續減少,委托生產量持續增加,尤其在2021年增大了委托生產采購的比重的情況下,登康口腔電力采購數量不減反增。報告期內,登康口腔能源采購主要為電力采購數量依次為745.19萬度、754.54萬度、796.09萬度。
銷售費用遠超研發費用
登康口腔此次IPO用于營銷推廣的投入更是超過了產能置換升級的投入。根據招股書,登康口腔擬使用3.7億元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建設項目,其中品牌推廣費用為2.28億元,占比超六成。
事實上,報告期內登康口腔也很重視推廣,銷售費用遠超研發費用。
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登康口腔銷售費用分別為27597.59萬元、26562.46萬元、27940.27萬元和15137.7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24%、25.80%、24.45%和24.79%。
公司銷售費用主要由促銷費用、職工薪酬、廣告宣傳費構成,報告期內合計占比分別為77.85%、91.11%、90.92%和93.78%。報告期各期,公司銷售費用項下的廣告宣傳費發生額分別為6394.51萬元、8727.15萬元、4655.49萬元和3170.86萬元。
同期研發費用堪稱銷售費用的零頭,登康口腔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3030.10萬元、3169.58萬元、3551.80萬元和1732.1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穩定維持在3%左右。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占比超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登康口腔自有專利的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處理,未形成無形資產。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無形資產分別為1636.91萬元、1571.27萬元、1670.85萬元和1616.26萬元,占非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6.55%、4.55%、4.58%和4.54%,主要為土地使用權和軟件。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無形資產中的專利技術賬面余額系2002年從外部購買專利技術形成,相關資產已于報告期前攤銷完畢或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10%
公司近年銷售費用項下的促銷費用持續增長,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別為3876.19萬元、5215.89萬元、11538.40萬元和6170.76萬元。登康口腔促銷勞務費用主要為業務外包和勞務外包費用支出,報告期各期,公司促銷勞務費用發生額分別為847.18萬元、1027.25萬元、4858.36萬元和2253.94萬元。
對于促銷勞務費用暴增,登康口腔解釋為“2021年公司臨促勞務費用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部分人員的用工方式由勞務派遣轉為勞務外包,調整后,原在職工薪酬項下核算的勞務派遣支出相應減少,促銷勞務費用在2021年相應有較大幅度增長”,并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不存在勞務派遣用工。
而此前,登康口腔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過10%的情形。
報告期內,登康口腔向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關聯采購的主要內容為勞務派遣服務,關聯交易的金額主要為通過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支付給勞務人員的薪酬和為公司員工繳納的社保及公積(見圖二)。2020年開始,登康口腔對勞務派遣用工進行逐步整改規范,向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的關聯采購金額相應下降。
圖二:向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采購勞務派遣服務等情況

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股東輕紡集團聯營企業(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輕紡集團持有其13.51%的股權并委派一名董事)的控股子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向重慶外商服務有限公司采購勞務派遣服務、社保及公積金繳納服務。
那么,公司工會對勞務派遣超標是否知曉,有無提出異議并要求降低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報告期內降低勞務派遣用工比例是否為了上市?2021年公司臨促勞務費用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部分人員的用工方式由勞務派遣轉為勞務外包,是否存在勞務派遣人員轉為勞務外包人員的情形,是否存在以勞務外包形式規避勞務派遣相關法律義務的情況?
登康口腔近三年產能利用率一直穩定在85%,自有產能持續壓縮,委托生產量持續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委托生產量已超過自產量,在上述情況下,為何募集資金用于產能置換升級項目?募投項目達產后,牙膏設計年產能預計將達到25920萬支,預計最終實現產量23328萬支,新增產能、產量能否消化?智能制造升級建設項目的必要性如何?為何2021年增大了委托生產采購的比重,電力采購數量仍增加逾40萬度?
就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工作室記者此前致函登康口腔,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記者 程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