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萊瑞迪成今年第十三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 本報曾持續報道信披、創業板定位等問題
又一家新三板轉板企業IPO折戟。
深交所官網9月22日晚間發布消息,當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68次審議會議審計結果顯示,廣州科萊瑞迪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萊瑞迪”)首發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深交所根據相關規定終止其首發申請。科萊瑞迪也成為今年來第十三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
科萊瑞迪主要從事放療定位、骨科康復領域醫療器械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放療定位膜、放療固定架、熱塑性塑形墊、真空負壓袋、骨科康復低溫熱塑材料等為公司主要產品。
科萊瑞迪曾掛牌新三板,后于2018年7月13日起終止新三板掛牌,2021年12月底,公司首次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此次創業板IPO,公司原擬使用募資3.42億元,投向放療定位及康復類產品生產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此前研究發現,科萊瑞迪招股書中只字不提一名間接股東系證監會系統離職員工、且該人士與公司深度交集,以及實控人親戚控制企業的信披完整性也引人注意。此外,欲登陸強調“三創四新”創業板的科萊瑞迪疑似吃專利老本,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惹人生疑。今年7月至8月,本報就上述情形進行持續報道期間,進一步發現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時發布的年報對公司兩名股東的關系涉嫌虛假陳述,并進行了補充報道。
近年,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尤其是“突擊”入股擬上市或掛牌企業的情況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對相關人員的監管也不斷強化。科萊瑞迪招股書中,曾披露一位突然在2020年8月從公司辭去董事、副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等數個要職的人員,該人士辭職前還一度是公司間接持股4%以上的股東。但是,科萊瑞迪2021年年底以來歷次披露的招股書中,只字未提該人士是證監會系統離職員工。
這位科萊瑞迪IPO前突然辭去要職、轉讓絕大部分持股的股東有點不一般,調查發現其曾是中國證監會廣東證監局監管員,離職三年多后進入科萊瑞迪并陸續身兼數個要職。而且,其設立的企業成立不到3個月,便受讓股權成為科萊瑞迪股改時的發起股東之一,而公司股改后半年左右掛牌新三板。之后,該人士還通過其他企業間接持股科萊瑞迪,雖然其陸續轉讓所持公司股份,但截至公司最新招股書簽署日,已經辭職兩年多的該人士仍通過公司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持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該人士在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期間“倒手”所持公司股份時,科萊瑞迪2017年年報披露該人士控制的兩家企業不存在關聯關系,但企查查查詢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這兩家企業一直在該人士控制之下,年報涉嫌虛假陳述。
此外,科萊瑞迪的關聯方信披完整性也惹人注意——招股書未披露實控人親戚持股并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的武漢康合利安,而且調查發現,武漢康合利安可能也是公司經銷商。
更需要注意的是,科萊瑞迪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引人關注。一方面,公司報告期內剔除委外研發費用的自主研發投入強度持續走低;另一方面,公司核心技術相關的關鍵專利中頻現申請日在7、8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老專利,尤其是一項發明專利今年底即將到期失效。
深交所23日消息還顯示,上市審核中心此前在審核問詢中重點關注了科萊瑞迪是否符合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定位,“帶量采購”政策和“兩票制”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經銷銷售、境外銷售情況以經銷模式為主的原因、相關中介機構對收入的核查情況。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