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證監會系統前員工控制的兩企業無關聯關系 科萊瑞迪年報對兩股東關系涉嫌虛假陳述
從企業已辭職差不多兩年,仍然通過企業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持股企業,這個不多見的情形便發生在廣州科萊瑞迪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萊瑞迪”)身上。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與科萊瑞迪深度交集——長期身兼公司數個要職并間接持股公司的證監會系統離職員工吳絲,在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后還專門成立了企業,將間接所持公司股份“左手倒右手”,然后陸續清倉。值得注意的是,倒手期間科萊瑞迪年報披露吳絲控制的兩家企業不存在關聯關系,涉嫌虛假陳述。而且,從科萊瑞迪辭職差不多兩年的吳絲,目前仍然通過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繼續間接持股公司。
持股“左手倒右手”
與科萊瑞迪深度交集的證監會系統離職員工吳絲,在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后,逐漸將間接所持的公司股份在其控制企業之間倒手。
2016年11月,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時,吳絲控制的信陽旭雅還叫廣東旭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76.40萬股、持股比例2.94%。
到了2018年4月,科萊瑞迪2017年年報披露的普通股前五名或持股10%及以上股東顯示,信陽旭雅持有公司股份減少58.80萬股至117.60萬股,持股比例變為1.96%。
而一家名為佰寶優即彼時全名為珠海佰寶優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企業成為名單中新晉股東,持股數量恰巧與信陽旭雅減持的58.80萬股相同,持股比例0.98%(見圖一)。
圖一:科萊瑞迪2017年年報截圖

佰寶優是哪路神仙,為何剛好“接盤”了信陽旭雅減持數量相同的科萊瑞迪股份?
佰寶優是吳絲突擊成立的一家企業。
企查查查詢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佰寶優突擊成立于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后不久的2017年3月31日,在其存續期間,吳絲始終持股99.50%并始終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另一股東吳劍波持股0.50%(見圖二)。
圖二:企查查關于佰寶優截圖

結合科萊瑞迪2017年中報顯示信陽旭雅持股未變來看,佰寶優持有的科萊瑞迪股份,應當是2017年7月至當年底,由信陽旭雅在新三板轉讓所得,只是由于信陽旭雅夠不上發權益變動報告,而且也不在科萊瑞迪之后披露的招股書報告期內,因此難以知曉具體轉讓時間、價格。
更值得注意的是,科萊瑞迪2017年年報中對于“普通股前五名或持股10%及以上股東間相互關系”,明確表示除了幾個股東系公司實控人詹德仁、李力夫婦控制下的關聯企業之外,“公司其余股東不存在關聯關系”(見圖一)。
事實上,從企查查顯示的工商登記信息看,信陽旭雅即廣東旭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佰寶優都一直屬于吳絲控制下的企業。從科萊瑞迪2021年12月起歷次披露的招股書可見,信陽旭雅、佰寶優、佰安優均為吳絲控制的企業(見圖三)。
圖三:科萊瑞迪最新招股書中其他關聯方截圖

而吳絲后來繼續將信陽旭雅所持的科萊瑞迪股份倒給了佰寶優。
科萊瑞迪2021年12月首次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6月5日至6月8日,信陽旭雅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250.38萬元的價格分次將其持有的科萊瑞迪52.60萬股股份轉讓,對應每股價格為4.76元,其中:52.50萬股由其關聯方佰寶優受讓,0.10萬股由公眾投資者受讓。2018年6月11日,佰寶優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每股9.52元的價格向該公眾投資者買入科萊瑞迪0.10萬股股份。”轉讓完成后,佰寶優持股111.40萬股、持股比例1.86%,信陽旭雅持股65.00萬股、持股比例1.08%。
有意思的是,信陽旭雅轉讓時有公眾投資者以4.76元/股價格受讓了1000股科萊瑞迪股份,佰寶優還特地花一倍價格從其手中買回這1000股。
吳絲后來還成立了一家企業,接手信陽旭雅持有的剩余科萊瑞迪股份。
企查查顯示,2020年1月14日,吳絲又和吳劍波成立了佰安優(全名為南平延平佰安優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吳絲控制方式與佰寶優一樣——吳絲持股99.50%并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吳劍波持股0.50%,該企業存續期間未發生任何變更。
公司最新招股書顯示,“2020年1月15日,信陽旭雅與其關聯方佰安優簽署《股權轉讓合同》,約定以132.65萬元的價格向佰安優轉讓其持有的科萊瑞迪65.00萬股股份,折算每股價格為2.04元。”
至此,信陽旭雅從科萊瑞迪徹底退出,吳絲則通過佰寶優、佰安優繼續間接持有公司。
倒手完畢開始清倉
不過,把持股從左手倒右手完畢的吳絲,旋即開始清倉間接持有的科萊瑞迪股份。
吳絲先清倉的是科萊瑞迪股份還沒“捂熱”的佰安優持股。
公司招股書顯示,“2020年2月21日,邇特康、佰安優與時代伯樂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邇特康以3576.30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科萊瑞迪390.00萬股股份轉讓給時代伯樂,佰安優以596.05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科萊瑞迪65.00萬股股份轉讓給時代伯樂,折算每股價格均為9.17元。”
也就是說,佰安優從信陽旭雅受讓65萬股科萊瑞迪股份才一個月左右,便清倉走人。而且,縱觀佰安優短暫的“一生”——2020年1月14日成立,次日便受讓信陽旭雅持股,次月又出讓全部持股,然后在當年6月24日注銷,專門為吳絲倒手、賣出科萊瑞迪部分持股而生的既視感撲面而來。
吳絲接著著手處理佰寶優所持的科萊瑞迪股份。
根據公司招股書,“2020年8月24日,佰寶優與邇特康簽署《股權轉讓合同》,約定以1021.54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科萊瑞迪111.40萬股股份轉讓給邇特康,折算每股價格為9.17元。”
清倉后的佰寶優最終命運很快與佰安優一樣——2020年10月10日注銷。
不過,吳絲還通過科萊瑞迪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華星海(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即珠海華星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邇特康間接持股公司。
隨著吳絲2020年8月起陸續辭去科萊瑞迪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等要職后,吳絲也從邇特康(即上海邇特康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退出。企查查查詢的邇特康歷史合伙人信息顯示,2020年10月16日,吳絲向科萊瑞迪實控人轉讓了其所持的邇特康5%出資額,旋即不再擔任邇特康執行事務合伙人(見圖四、圖五、圖六)。
圖四:企查查關于邇特康歷史合伙人截圖

圖五:企查查關于邇特康實控人變更截圖

圖六:企查查關于邇特康目前工商信息截圖

離職兩年仍在員工持股平臺
奇怪的是,2020年8月起辭去所有科萊瑞迪職務的吳絲,差不多時隔兩年,依然還在公司員工持股平臺華星海的合伙人名單中——吳絲出資比例為6.61%(見圖七),這在其他合伙人均為公司在職高管、職工的華星海中非常扎眼。截至科萊瑞迪最新招股書簽署日,華星海持有公司13.50%的股份,以此計算,從公司辭職快兩年的吳絲目前仍間接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科萊瑞迪0.89%的股份。
圖七:科萊瑞迪最新招股書關于華星海截圖

公司是這樣描述華星海成立意義及成為華星海合伙人的條件:“為增強公司凝聚力,維護公司長期穩定發展,進一步促進公司建立、健全長期激勵和約束機制。經科萊有限股東會審議通過,公司于2015年12月設立員工持股平臺華星海實施股權激勵,由華星海向公司增資,主要管理人員及骨干員工通過華星海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員工持股平臺建立以來,通過公司實際控制人詹德仁向激勵對象轉讓合伙企業份額的方式對公司員工實施股權激勵。”
事實上,持股平臺員工離職后的股份處理方面,科萊瑞迪最新招股書中也有相應的披露:“根據公司與員工簽署的《股權激勵協議》,如被激勵員工在服務期屆滿前離職(包括主動離職、被公司解雇、因不可抗力原因離職等情形),公司實際控制人將回購其所持有激勵股權。在服務期屆滿后,若被激勵員工離職,經公司書面同意后,可以轉讓其所持有激勵股權。”
以此前本報報道指出,結合吳絲2020年的辭職時間,以及科萊瑞迪過往董監高正常任期3年一屆來看,吳絲辭職前的董事等職務,應當到2022年4月才屆滿。已辭職多年的吳絲至今還位列科萊瑞迪員工持股平臺華星海合伙人,著實令人矚目。
更需要注意的是,從科萊瑞迪掛牌新三板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披露的吳絲“2006年10月至2011年11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監管員”來看,其間接入股、持股公司的大部分時間內應當屬于證監會系統離職不滿十年人員,按照證監會相關規定,入股擬上市或掛牌企業應當受到監管。
曾有IPO公司明確在招股書中表示,直接和間接自然人股東不存在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的情形。雖然截至最新招股書簽署日,吳絲已不在科萊瑞迪任職,仍間接通過華星海持股公司,而公司2021年12月起披露、更新的數份招股書,對于吳絲在報告期內曾是證監會系統離職員工始終不提。
對于科萊瑞迪核心技術及專利等其它情況,本報將繼續關注。
記者 爾東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