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資料今年4月過期的寶寶巴士IPO撤單
步入問詢階段超過10個月,今年4月IPO申請文件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卻未更新的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寶巴士”)近日IPO撤單——6月29日,寶寶巴士向深交所提交了《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項目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查的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寶寶巴士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曾于2022年1月對寶寶巴士的“早教”定位、小米系及好未來等資本IPO前清倉、早教行業目前面臨的政策壓力等問題進行連續跟蹤報道。
寶寶巴士在招股書中對自身的定位為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目前其主要業務包括APP內的廣告合作推廣、音視頻授權等板塊。根據招股書,2018-2021年1-6月,寶寶巴士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5.26億元、6.49億元、3.95億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2.67億元、2.61億元、1.33億元,營收和凈利潤表現都比較靚眼,而其超過95%的綜合毛利率更能力壓絕大多數A股公司。
但是記者發現,雖聲稱是兒童啟蒙服務商,但公司開發的APP寶寶巴士和寶寶巴士世界在華為應用市場上,對其大量評價卻指向游戲好玩,諸如“沒設防沉迷,濃縮了很多游戲,太好玩了”等,公司所謂的早教啟蒙,是否存在面向低齡幼兒時打“電子游戲”擦邊球,是否存在對兒童視力、專注力的破壞等問題仍值得商榷。
而寶寶巴士在創辦的過程中,曾不乏資本的助力,小米系資本——“拉薩順盈”、“嘉興順創”以及學而思背后的好未來控制的“欣欣相融”都曾先后投資寶寶巴士,而在寶寶巴士此次遞交IPO前夕,上述資本又先后清空了寶寶巴士的股權。
從業務模式來說,寶寶巴士利用電子APP產品對幼兒進行啟蒙訓練,這是否存在讓學前兒童陷入啟蒙電子化陷阱的可能,會否起到“飲鴆止渴”的效果,隨著教育雙減政策的推出,相關爭議之聲未絕于耳。而此前教育部關于不再受理學前線上培訓APP的備案申請,已備案的相關APP予以撤銷的決定更是讓人對寶寶巴士的營收前景蒙上一層擔憂。
此次IPO,寶寶巴士原計劃募集資金18.48億元,擬投入動畫產品研發項目、APP產品研發升級項目、兒童故事研發與升級項目、幼師貝殼研發等項目的建設。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