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有3.8億元“閑錢”理財,卻因千元“淪為”被執行人?

5月17日盤后,惠而浦(600983)發布公告稱,擬使用3.8億元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委托理財投資類型為銀行保本浮動型結構性存款。
公司于2022年4月20日召開的第八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第八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及5月12日召開的公司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使用暫時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及貨幣市場基金的議案》。公司在保證資金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使用閑置自有資金最高額度不超過30億元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期限自公司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日止。
記者在企查查APP查詢發現,惠而浦因兩起糾紛案件,于近日被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金額分別為44161元和1306元,案號為(2022)皖0191執2073號和(2022)皖0191執1543號。
有3.8億元的“閑錢”理財,卻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賠付的4萬多元?記者就此事電話聯系惠而浦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4.4萬元那一筆的案件尚有糾紛,公司實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對方還欠我們二十多萬元呢。”
對于執行金額1306元的案件,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個不太清楚,還得去查一下”,并強調“公司并不是沒錢”。
此前,惠而浦也曾發布聲明公開,已起訴國美電器要求支付拖欠貨款。據惠而浦彼時的披露,截至今年3月31日,惠而浦對國美電器應收賬款余額合計約為8710萬元,扣除預提折讓折扣后的凈應收約為8236萬元。
除此之外,惠而浦因虛假陳述遭投資者索賠一案也陸續開庭。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趙敬國律師表示,根據法院前期判決,凡是于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7月26日期間買入惠而浦股票,并在2017年7月27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該股票而虧損的投資者,均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8888)報名,參與索賠。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