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旗股份成2022年第五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 本報報道問題被上市委重點問及
3月23日晚間,2022年第5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誕生。
深交所官網當晚披露了創業板上市委2022年第14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旗股份”)首發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
這意味著,因為多次受中介機構影響,歷時近三年、四次被中止審核的電旗股份,此次IPO還是以夢碎告終。不過,電旗股份此次IPO最終倒在了大門前,卻是自身原因。
電旗股份是一家第三方通信技術服務企業,主要向主設備商和通信運營商提供移動通信網絡優化及規劃服務、無線網絡工程服務和物聯網全流程物資管理系統集成服務。
深交所發布的公告顯示,創業板上市委主要問詢了電旗股份與勞務供應商相關的勞務采購費用、三個主要勞務供應商以及業績等方面問題。
早在2021年5-6月,《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曾就主要勞務供應商存在的惹人生疑問題連續報道,指出招股書和掛牌新三板年報主要供應商數據存在不一致。尤其是《電旗股份大供應商疑云:滾動成立與注銷還代持》的報道中,明確指出億科信息及其關聯方飛科信息、翰林信息這三家企業背后的實控人雖然是董靜杰,但三家企業的對外投資、任職等信息均看不出其股東、高管與董靜杰之間的關系,除了公司未披露這些代持行為,代持原因顯然也令人關注。
而且,電旗股份大供應商疑云一文報道中,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億科信息、飛科信息、翰林信息這三家電旗股份大供應商還存在詭異的滾動成立與注銷情形。成立于2016年7月22日的飛科信息,次年便成為電旗股份采購比例超過50%的第一大供應商,擁有如此大好局面的飛科信息竟然在2018年11月29日決議解散后注銷。還有,三家供應商雖然服務位于北京的通信技術服務企業電旗股份,但億科信息等三家供應商的工商登記地址均位于黑龍江離城市不算近的鄉村或鄉鎮。
2017年剛成立的億科信息則在2018年“登上前臺”,電旗股份當年向億科信息采購金額超過2466萬元,占當年采購比16.53%。令人詫異的是,億科信息2019年10月又注銷了。
最后“粉墨登場”的是翰林信息,2018年4月成立,當年便在電旗股份的采購中“分了一杯羹”,電旗股份2018年向翰林信息采購278.05萬元,2019年時則接棒億科信息成為電旗股份主力供應商。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報道的電旗股份上述主要供應商等令人關注情形,均成為上市委重點問及問題。例如,深交所3月23日發布的創業板上市委審議結果公告中,上市委重點問及了這樣的問題——“發行人主要勞務供應商肇東億科(即億科信息)及其關聯方(飛科信息、億科信息和翰林信息)均系董靜杰控制的公司,相關主體成立后即與發行人合作,合作一到兩年后即注銷。請發行人:(1)結合供應商選擇標準、選擇方式和流程、定價機制等因素,說明與上述供應商合作的合理性及定價公允性;(2)說明發行人新三板掛牌期間2018年度定期報告將3家供應商作為單獨供應商披露的原因,發行人與肇東億科及其關聯方、董靜杰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者其他利益安排。”
而深交所同日發布的《關于終止對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決定》,也顯示上市委重點關注到“發行人的勞務采購模式與同行業上市公司通常就近采購的模式存在差異,且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大幅高于同行業公司。報告期內,多個勞務供應商主要為發行人提供服務,部分勞務供應商存在成立后即與發行人合作、合作一兩年后即注銷情形,且相關信息披露與新三板掛牌期間存在差異”等,認為電旗股份“未能對勞務采購模式的合理性、相關供應商主要為公司服務的合理性及規范性、勞務采購價格的公允性及勞務采購費的完整性作出合理充分說明,在上述重大方面未能公允反映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不符合《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一條、《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十八條的規定。”
電旗股份再加上3月29日剛被否的九州風神,截至3月31日,2022年來創業板IPO被否企業已達到6家。在這6家創業板IPO被否企業中,《大眾證券報》此前報道過九州風神、電旗股份、亞洲漁港等4家企業。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