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江智能闖關創業板未披露員工學歷構成 IPO關鍵期過半核心技術人員“專升本”
完成財務資料更新后,深交所恢復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江智能”)創業板IPO發行上市審核。豪江智能此次擬IPO募集資金約為6.6億元,用于智能化遮陽系列產品新建項目、智能家居與智慧醫養數字化工廠改造及擴產項目、智能辦公產品產能擴充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對比兩份招股書發現,更新后的招股書中,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學歷水平明顯整體提高,包括公司財務總監、監事會主席、研發中心經理、生產總監、研發總監在內的多名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最高學歷更新至本科,且基本在2021年7月才取得。有意思的是,短短半年時間內,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學歷“突飛猛進”,而對于“員工受教育程度”或“教育結構”,豪江智能無論在更新前還是更新后的招股書中自始至終“語焉不詳”。
IPO關鍵期多名董監高本科畢業
豪江智能最早于2021年6月披露招股書,作為一家“新”公司,豪江智能通過資產收購方式承接了前身豪江電器的智能線性驅動相關業務,在剛剛擁有3年的完整財報后就提交了IPO申請。2021年9月30日,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中止了豪江智能發行上市審核。短暫中止兩個月后,豪江智能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深交所恢復豪江智能發行上市審核。
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中,除了財務數據的更新,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集體更新最高學歷尤為惹眼,巧合的是,本科學歷基本都在2021年7月取得。
招股書顯示,方建超,1982年10月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2005年7月,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21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本科學歷,2017年10月至今,擔任豪江智能研發總監,現任公司董事(見圖一)。
圖一:豪江智能董事、研發總監方建超簡歷

徐英明,1981年11月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2004年7月,畢業于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2021年7月,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歷,2017年10月至今,擔任豪江智能生產總監;現任公司董事(見圖二)。
圖二:豪江智能董事、生產總監徐英明簡歷

王偉,1981年8月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2003年7月,畢業于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2021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本科學歷,2017年10月至今,擔任公司研發中心經理,現任豪江智能監事會主席(見圖三)。
圖三:豪江智能監事會主席、研發中心經理王偉簡歷

宮超,1973年11月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級會計師職稱。2004年7月,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會計學專業;2021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會計學專業,本科學歷。2005年至2007年,擔任青島星辰實業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2008年至2017年10月,擔任豪江電器財務經理;2017年10月至今,擔任豪江智能財務總監(見圖四)。
圖四:豪江智能財務總監宮超簡歷

值得注意的是,方建超、王偉等上述4人在2021年6月披露的招股書中學歷均為專科。
豪江智能在招股書中將方建超、王偉和田川川披露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3人。另外,豪江智能董事、總經理于廷華也是在IPO前不久才獲得專科學歷。招股書顯示,1979年3月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1998年7月,畢業于青島港灣學院機械制造專業;2020年7月,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專科學歷。2003年至2017年10月,擔任豪江電器副總經理;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擔任豪江智能董事、副總經理;2020年7月至今,擔任豪江智能董事、總經理。
招股書不見員工學歷構成
那么豪江智能員工受教育程度、研發人員學歷構成如何?對此,記者并未在更新前后的招股書中找到IPO公司一般會在“發行人員工情況”中披露的具體結構情況。
查詢招股書發現,在“發行人員工情況”一欄,豪江智能僅披露了“(一)員工人數及其變化情況”(見圖五)、“(二)員工專業結構”(見圖六)和“(三)員工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情況”,而未披露“員工受教育程度”及“員工年齡分布”。
圖五:豪江智能員工人數及其變化

圖六:豪江智能員工專業結構

豪江智能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已獲得“2020年度山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青島市企業技術中心”、“青島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技術)認證”、“青島市互聯網工業認定項目:自動化生產線”等榮譽稱號。此外,公司已獲頒“Intertek‘衛星計劃’實驗室資質”,并已通過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等多項管理體系認證,其產品也獲得了CE、CB、ETL、FCC等多項產品認證。截至2021年6月30日,豪江智能獲得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在內共143項境內專利以及26項境外外觀專利。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員工總數的10%以上。截至2021年6月30日,豪江智能及其子公司研發人員總數為239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8.88%。
值得一提的是,豪江智能2020年、2021年1-6月研發費用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835.59萬元、2075.86萬元、3031.60萬元和2421.57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52%、4.08%、4.86%和7.34%。記者注意到,豪江智能研發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材料領用等構成,對于2021年1-6月和2020年度研發費用增長較快的原因之一,豪江智能在招股書中解釋為公司積極招聘研發人才,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數量持續上升,研發人員薪酬金額有一定增長。豪江智能稱“研發投入、研發人員保持較高水平”,但并未披露研發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員工學歷低創新易受限
公司擬上市,沒有對管理層學歷做出規定,但是員工學歷偏低,會影響文創科技類企業上市。
以擬沖擊科創板的廣東鴻銘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銘智能”)為例,2020年1月19日,上交所網站信息顯示,已終止其科創板上市審核。而據此前公告,鴻銘股份本應在2020年1月21日上會。身為“智能制造裝備”生產商的鴻銘智能,員工整體學歷卻偏低。
鴻銘智能在2021年1月披露的上會稿中明確提示了高學歷技術人才不足的風險:“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為31人,占比7.99%;大專學歷人數為68人,占比17.53%;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數為289人,占比74.48%。公司員工總體學歷偏低,其中核心技術人員金健、李指輝、劉江均為大專學歷,李德齊為本科學歷。由于智能制造裝備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此公司存在因技術人才學歷不高而導致的未來持續創新能力受限,不能緊跟市場發展需要開發出符合需求的智能制造裝備的風險。”
如今重啟IPO的鴻銘智能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人數均較此前上會稿中人數增加。根據鴻銘智能招股書中員工專業結構情況中學歷分類的情況(見圖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38人,占比8.86%;大專學歷113人,占比26.34%。
圖七:鴻銘智能重啟IPO后招股書披露的員工專業結構情況(2021年6月)

那么,豪江智能239人研發人員學歷構成如何,招股書員工情況中為何未披露“員工受教育程度”或“教育結構”情況?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數量持續上升,是否存在將其他部門員工認定為研發人員的情形呢?為何恰逢IPO關鍵期,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集體本科畢業,是否為符合創業板上市、高新技術企業標準?此前中止IPO是否與員工學歷不達標有關?
就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此前致電并通過郵件致函豪江智能,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對于豪江智能控股股東、獨立董事有關問題本報將繼續關注。 記者 程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