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星醫療:拳頭產品收入與會務費呈現同向變化
新三板公司江蘇東星智慧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星醫療”)二度提交招股說明書,擬沖擊創業板。
東星醫療曾于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今年6月披露創業板IPO招股書,短暫中止后,又于今年10月披露更新后的招股書。此次擬公開發行約2504.33萬股,擬募集資金6.13億元,用于孜航醫療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及擴產項目、威克醫療微創外科新產品項目、醫療外科器械研發中心項目。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東星醫療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占銷售費用比例較高,僅次于員工薪酬,金額最高時超過1500萬元,占銷售費用比例均超過20%,最高時達到32%。而且對比數據可以發現,公司報告期內會務費用與拳頭產品吻合器業務的收入呈現同向變化。
凈利潤與營收增幅不一致
東星醫療主要從事以吻合器為代表的外科手術醫療器械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業務包括吻合器及其零配件制造、外科醫療設備制造和醫療器械代理業務。
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分別為25925.05萬元、29560.28萬元、37442.78萬元和19545.25萬元;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047.50萬元、4737.90萬元、7970.29萬元和4486.95萬元。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19年東星醫療營業收入與凈利潤變動趨勢不一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19年,東星醫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14%,凈利潤卻下滑約6%。
“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吻合器產品銷量增加,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幅度較大主要系完成對孜航精密的收購后,新增吻合器零配件業務收入所致?!睎|星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收購孜航精密后,吻合器業務在向上游延伸的同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比顯著提升。但對于凈利潤在2019年出現明顯的波動情況,東星醫療在上述分析中并未說明原因。
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占比高
記者注意到,東星醫療2019年凈利潤出現下滑的背后,同期銷售費用大增。
招股書顯示,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銷售費用分別為3470.95萬元、4657.70萬元、3579.29萬元和2050.61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3.39%、15.76%、9.56%和10.49%。
2019年,東星醫療銷售費用較上年大幅增長34.19%,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亦有所上升。對于2019年銷售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東星醫療解釋為:“主要是由于公司銷售收入同比上升,銷售人員的薪酬相應增加;公司加強吻合器產品的市場推廣,會務費增加;以及因福建省實施‘兩票制’,公司在該地區聘請第三方機構發生的咨詢服務費增加所致?!?/p>
東星醫療銷售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會務費、差旅費、咨詢服務費等組成。記者發現,在銷售費用中,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合計金額占比較大,僅次于職工薪酬。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計算,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咨詢服務費與會務費合計占銷售費用比重依次約為22%、32%、25%、28%,僅次于同期職工薪酬占銷售費用比重(見圖一)。
圖一:東星醫療各期銷售費用具體項目的變動情況

咨詢服務費方面,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銷售費用中的咨詢服務費金額分別為134.76萬元、533.13萬元、757.01萬元和446.93萬元,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對于咨詢服務費,東星醫療解釋為:“雖然‘兩票制’政策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部分省份已出臺推廣醫療器械‘兩票制’的相關政策,公司在福建省的產品銷售采用‘兩票制銷售模式’,即公司通過配送經銷商銷往終端醫院,同時聘請市場推廣商為公司在當地提供專業的學術會議推廣、手術跟臺、市場調研和使用培訓等服務,公司根據服務內容支付推廣服務費用。”
會務費方面,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銷售費用中的會務費金額分別為643.16萬元、973.30萬元、154.92萬元和144.99萬元。東星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系公司為推廣吻合器等產品,積極參加學術年會、論壇等推廣活動,提升公司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其中,2019年,東星醫療會務費金額較上年增加330.15萬元,增長51.33%,對于會務費大幅增長,東星醫療解釋為“主要原因系公司為加強吻合器產品的推廣力度,參加會議或論壇活動的次數,以及大型會議的贊助支出較上年有所增加”。
吻合器收入與會務費同向變化
對比2018年度至2020年度吻合器業務收入與會務費變化情況(見圖二)發現,東星醫療會務費增加,吻合器業務收入也增加,會務費下降,吻合器業務收入也下降,二者呈現同向變化。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主營業務,主營業務突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00%、100.00%、94.79%和98.70%,主要包括吻合器、吻合器零配件、醫療設備、低值醫療耗材等產品的收入。
圖二:東星醫療招股書會務費與吻合器業務收入情況

那么,東星醫療銷售情況是否與會務費直接掛鉤?會務費下降,吻合器業務收入也下降,是否意味著公司吻合器業務競爭力不夠強?咨詢服務費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向企業還是向個人支付?咨詢服務費涉及主營,是否應當披露主要服務對象?在銷售費用中,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合計金額占比較大,僅次于職工薪酬,公司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是否全部合法合規?
“2020年疫情期間學術推廣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公司會務費支出減少,受到疫情影響醫院的外科手術推遲或取消,導致公司吻合器業務收入下降,會務費與公司銷售收入不存在直接關系。2021年以來,公司吻合器業務收入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睎|星醫療17日通過電郵回復時表示。
對于咨詢服務費涉及主營的是否應當披露主要服務對象,公司會務費與咨詢服務費是否全部合法合規,東星醫療表示:“咨詢服務費為公司聘請第三方機構發生的費用,會務費和咨詢服務費占比符合行業特征,已在招股書中披露相關信息?!?/p>
研發費用低于銷售費用
與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10%左右相比,東星醫療的研發費用占比較低,2018年度至2020年度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均不到5%。
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東星醫療研發費用分別為886.09萬元、1118.06萬元、1832.42萬元和988.55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3.42%、3.78%、4.89%和5.06%,主要由直接投入和職工薪酬組成。公司研發投入主要在吻合器及其關鍵零部件的新產品研發和優化領域,東星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結合吻合器產品的市場需求、產品性能升級和優化趨勢,有針對性地自主研發相關產品。
從研發費用具體構成來看,研發費用主要用于職工薪酬,直接投入僅為幾百萬元級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東星醫療從事技術研發相關工作的人員有81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2.74%。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東星醫療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2018年度至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同行業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依次為6.86%、7.91%、7.68%和8.74%;同期,東星醫療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42%、3.78%、4.89%和5.06%(見圖三)。
圖三:東星醫療招股書研發費用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對比

對于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東星醫療解釋:“系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主要在自主生產的吻合器及其關鍵零配件領域,但公司營業收入中代理銷售的醫療設備和低值醫療耗材的金額較大,導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相對較低。若剔除公司代理銷售業務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占自產產品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56%、5.56%、6.57%和6.42%,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處于合理水平。”
記者 程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