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股份遭調查股價“20CM”跌停 受損投資者有索賠可能?

11月8日晚間,新研股份(300159)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二級市場上,新研股份11月9日開盤觸及跌停,盡管隨后跌幅略有收窄,但在收盤時仍被封在跌停板,報收5.00元/股。
目前,尚不清楚新研股份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需要等證監會調查結束,行政處罰下達后才能確定新研股份具體的違規行為。一旦認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投資者可以依法索賠,要求上市公司賠償投資損失差額、印花稅、利息等損失。
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提示,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凡在2021年11月8日收盤時仍持有新研股份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8018)報名,參與索賠預征集。
資料顯示,新研股份于2011年1月上市,原主營中高端農牧機械的研制銷售,2015年收購明日宇航后,形成“航空航天+農機”雙主業經營模式。明日宇航長期從事航空航天飛行器結構件應用開發,當年收購作價36.4億元,評估增值率高達418.47%,形成商譽28.82億元。
近兩年來,新研股份業績并不理想。2019年、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9.79億元、25.5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15億元,同比增長34.91%;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5.1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09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自被收購后,明日宇航的業績表現稱不上亮眼。2015年至2017年,明日宇航累計貢獻凈利潤8.112億元,精準完成8.1億元的業績承諾。在2018年續盈2.17億元之后,明日宇航業績驚現斷崖式滑坡,2019、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逾16.4億元,其應收賬款長期維持在20億元以上居高不下、預付賬款異常等情形引發各方關注。
2020年報中,新研股份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21.85億元,明日宇航就占了近19億元,包括應收賬款壞賬3.84億元、商譽減值13.47億元、其他非流動資產(預付設備采購款)減值1.62億元。
新研股份的2020年財報還被年審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形成保留意見的原因包括年審會計師無法就明日宇航部分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及壞賬準備的充分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今年8月,深交所還曾向新研股份下發關注函,直指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審計機構對明日宇航的54家客戶實施了函證程序,涉及應收賬款余額20.4億元;收到其中8家客戶的回函,確認金額為3755.45萬元,回函比例為1.84%。即便截止到2021年4月20日,也只共計回款5260.56萬元,回款比例僅為2.46%。而客戶回函比例低,正是很多財務造假質疑案例的征兆。
今年9月,有媒體調查發現,新研股份、明日宇航和部分供應商、客戶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潛在聯系,這主要表現在股東和高管在上述主體的交叉。據報道,新研股份公司的交易背后存在七大疑問:一是供應商為何與子公司同為被執行人;二是供應商項目負責人為何曾是另一預付款方聯絡人;三是預付款方是否租用子公司廠房;四是工程進度達100%的在建項目,現場卻雜草叢生;五是孫公司前高管為何是大客戶前股東和監事;六是客戶及供應商穿透股東是重名還是同一人;七是多個預付款方是否受同一人控制。
記者 肖宏娟

掃碼索賠登記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