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IPO募資6億元的陽光乳業兩年分紅4.8億元
向IPO發起沖擊的江西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乳業”)擬赴深交所主板上市,募資擴產,擬募集資金6.01億元,用于江西基地乳制品擴建及檢測研發升級、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營銷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等項目的建設。
除了本報此前報道的公司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過半皆為前員工或間接股東,公司近三年業績增長處于停滯甚至下滑狀態、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仍擬募資擴產等問題外,《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還注意到,陽光乳業左手擬募資6億元、右手卻大筆連續分紅超過4.8億元,IPO募資必要性或再受“拷問”。
左手募資6.01億元
右手分紅4.83億元
陽光乳業此次IPO提出了6.01億元的募資計劃,擬擴大公司產能,提高公司產品的競爭力。陽光乳業認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完成后,公司生產線的產品布局將更加靈活,配套檢測研發的升級,有利于公司實現產品品種進一步的市場細分,在保持品牌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通過多元化品牌運營,在產品線的深度與廣度上進行有機組合,產品品種更加豐富、產品供應更加及時,同時減少了生產線切換的時間和成本,配合冷鏈運輸的進一步完善,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促進公司業績的發展?!?/p>
而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發現,陽光乳業擬大手筆募資前,在報告期內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密集而大手筆的分紅。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6月22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2017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分紅500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2018年11月23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進行利潤分配的議案》,分紅514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2019年6月10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201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分紅514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2019年11月30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江西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19年度現金股利分配方案》,分紅1000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2020年6月21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的議案》,分紅800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2021年4月18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202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分紅15000.00萬元,已實施完畢。
這意味著,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的短短兩年里,陽光乳業共密集進行了五次分紅,完成紅利分配4.8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陽光乳業的控股股東為陽光集團,其持有公司72.75%的股份,胡霄云為陽光乳業的實際控制人,其雖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但間接持有公司35.45%股份,另外通過控制銀港投資、南昌致合總共控制公司97%的股份。可以說,在這幾次的密集分紅中,實控人胡霄云收獲頗豐。
陽光乳業密集分紅,說明公司本身不差錢,但是公司卻擬募集資金6.01億元,結合2018-2020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80.12%、77.10%、66.42%,產能利用率不僅未出現飽和,反而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更讓人容易對其突擊分紅后又募投擴產的合理性產生質疑。
2018年前兩大供應商“消失”
除此以外,陽光乳業的大供應商之中,也不乏關聯方的身影。招股書顯示,安徽華好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好養殖”)一直是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2018-2019年皆為陽光乳業的第三大供應商,公司向其采購原料奶,采購金額分別為1871.35萬元、2354.61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68%、 7.88%;2020年,其躍升為公司的第二大供應商,公司當年向其采購金額為3451.02萬元,占總采購額的比例達11.65%(見圖一),無論是采購金額還是采購占比,報告期內一直呈現持續大幅度上升態勢。
圖一:招股書截圖

資料顯示,與華好養殖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安徽華好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好乳業”)認繳了陽光乳業子公司——安徽華好陽光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陽光”)30%的出資,華好養殖為公司的關聯方。
對此關聯交易的必要性,陽光乳業表示:“公司與華好養殖合作,不僅為公司開拓安徽市場提供了奶源保障,同時又能整合華好乳業、華好養殖作為本土企業熟悉當地市場的優勢,有利于安徽市場的開拓?!?/p>
至于關聯交易價格,陽光乳業為解釋稱:“公司與華好養殖的合作以市場化方式進行,雙方約定的合同條款、付款條件等內容與其他客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
然而,招股書提供的公司向華好養殖及非關聯方公司的采購單價對比情況顯示,2018-2020年,公司向華好養殖的采購單價分別為4.68元/公斤、4.76元/公斤、4.85元/公斤,均高于公司向非關聯方采購價格4.45元/公斤、4.58元/公斤、4.69元/公斤(見圖二)。也高于陽光乳業原料奶2018-2020年的平均采購價格4.50元/公斤、4.63元/公斤、4.74元/公斤(見圖三)。
圖二:招股書截圖

圖三:招股書截圖

招股書中,陽光乳業實際采購會綜合市場情況、采購量及商業信譽進行調整。而報告期內,華好養殖一直位列陽光乳業的前三大供應商,其向陽光乳業的采購量應該多于絕大多數的非關聯公司,更不可能會在平均數量之下,按照通?!傲看髢灮荨笔袌霾少徱巹t,按理說陽光乳業向其采購價應該會低于一般的客戶,但是陽光乳業向其采購價格為何卻一直高于非關聯供應商,甚至要高于公司原料奶的平均采購價格,這背后的商業邏輯是什么?
此外,陽光乳業的招股書還顯示,嘉興市鑫凱潤貿易有限公司為公司2018年第一大供應商,當年公司向其采購金額為3320.64萬元,占比11.86%,肇慶市鼎湖溫氏畜牧業有限公司+肇慶市鼎湖溫氏乳業有限公司魚灣奶牛場,為公司2018年第二大供應商,公司當年向其采購金額為1938.20萬元,占比為6.92%(見圖一)。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合計采購金額高達5258.84萬元,占當年度采購占比接近20%的2018年前兩大最重要的供應商,在陽光乳業2019年、2020年的前五大供應商的名單上卻“消失”不見蹤影,而對于公司重大供應商的變化,陽光乳業在招股說明書中并未進行詳細說明。
另外,陽光乳業招股書披露前五大供應商名單時,對于公司在報告期內向前五大供應商分別采購的具體內容,也未見詳細披露。
企查查顯示,2019-2020年從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上消失的2018年度第二大供應商之一的肇慶市鼎湖溫氏乳業有限公司,在2016年原料倉被發現廢棄的過期原料,無明確標識,2019年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處以5萬元罰款。
嘉興市鑫凱潤貿易有限公司、肇慶市鼎湖溫氏畜牧業有限公司+肇慶市鼎湖溫氏乳業有限公司魚灣奶牛場作為公司2018年最重要的供應商,在隨后兩年卻從公司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原因是什么?公司在2019年、2020年,是否還向上述兩家公司展開了采購?如向其采購、采購金額大幅銳減的原因又是什么?公司如何保證采購來源和價格的穩定性?另外,公司未披露向前五大供應商分別采購的具體內容的原因是什么?這是否屬于信息披露不完整?
就上述問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致函陽光乳業,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記者曾致電公司,但公司電話也未能接通。記者 尹玨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