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車業信披存憂:計算標準不一致或還算錯
成立不到6年的浙江濤濤車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濤濤車業”)正在尋求登陸創業板。根據濤濤車業近期披露的最新招股書,此次IPO擬募資6億元,主要用于產能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雖然濤濤車業近年來業績持續增長,但是研發投入占比并不高,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尤其是2020年研發費用率相交可比同行最低。而且,《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注意到,研發費用率本已偏低的濤濤車業,IPO招股書可能還存在信披準確性、質量等問題——研發費用率計算標準不一致、多家可比同行的研發費用率計算結果也可能有誤,以及同行研發人員人均薪酬也可能算錯、還有計算對象為技術人員而非研發人員。
多家同行研發費用率計算存問題
2015年9月成立的濤濤車業是一家專注于戶外休閑娛樂兼短途交通代步功能的汽動車、電動車及其配件、用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招股書顯示,公司汽動車主要包括50cc-300cc排量段的全地形車和50cc-250cc排量段的摩托車,電動車主要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
報告期內,濤濤車業業績持續增長,營收從2018年的6.16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86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從2018年的接近3906萬元大增至2020年的2.11億元,尤其是2020年,濤濤車業營收、盈利均增長迅猛。
不過,濤濤車業研發投入上與大幅增長的業績難言同步。公司2018-2020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188.19萬元、2616.33萬元和3827.18萬元,雖然也持續增長,但2020年較2018年增長不到75%,遠不如營收同期猛增1.25倍,更遑論盈利同期已大增近5倍。從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來看,濤濤車業2018-2020年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55%、3.48%和2.76%,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濤濤車業招股書中還對比了6家可比同行業企業的研發費用率,其中5家A股企業、1家美股企業。對比來看,濤濤車業最近3年的研發費用率低于絕大多數同行,而且低于可比同行平均值,尤其是2020年,濤濤車業研發費用率不但最低,甚至不到可比同行平均值的一半。濤濤車業對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的解釋是主要系發行人銷售增長較快。
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更注意到,濤濤車業計算5家A股同行研發費用率時,采取的標準乃至多個計算結果可能有問題(見圖一)。
圖一:濤濤車業招股書中對比同行研發費用率截圖

例如,濤濤車業招股書中披露隆鑫通用(603766)研發費用率2020年為2.93%,2019年為3.58%、2018年為3.03%。
隆鑫通用在2020年年報中明確披露研發投入3.72億元,研發投入占比3.56%(見圖二)。如果剔除資本化研發投入,隆鑫通用當年研發費用為3.06億元,計算后研發費用率為2.93%,與濤濤車業招股書一致。但是問題來了,隆鑫通用2018年、2019年年報顯示,當年研發投入中均包含資本化研發支出,這兩年3.03%、3.58%的研發投入占比也是包含資本化研發支出后的計算結果(見圖三)。如果按照濤濤車業招股書中2020年剔除資本化研發投入后的研發費用率計算,隆鑫通用2018年、2019年的研發費用率應該分別是2.17%、2.88%。
圖二:隆鑫通用2020年年報研發投入截圖

圖三:隆鑫通用研發支出的Wind截圖

再如力帆股份(601777,今年4月簡稱正式變更為“力帆科技”)的研發費用率上,濤濤車業招股書稱其2020年為9.96%、2019年是3.11%、2018年為5.35%。
而力帆科技年報明確披露,2020年研發投入占比為4%(見圖四),2018年、2019年研發投入占比則與濤濤車業招股書中披露一致。而力帆科技這三年的研發投入均包含資本化的研發支出,例如2020年若剔除資本化研發投入后的計算結果為3.57%。
圖四:力帆科技2020年年報截圖

還有春風動力(603129),濤濤車業招股書稱其2019年研發費用率為5.61%,但春風動力年報明確披露2019年研發投入占比為5.64%,查閱可見春風動力該年研發費用18270.68萬元,無資本化研發支出,當年營收324233.16萬元,計算后得出研發費用率為5.64%(見圖五)。春風動力年報披露2018年、2020年的研發投入占比與公司招股書中研發費用率一致。
圖五:春風動力2019年報截圖

錢江摩托(000913)、九號機器人(689009,簡稱應為“九號公司”)年報披露的研發占比與濤濤車業招股書所稱研發費用率一致。
眾所周知,IPO是一件嚴肅、審慎的事,招股書作為投資者了解企業的最主要渠道,同樣需要嚴肅、審慎對待,信披內容嚴謹性、準確性歷來受到高度關注。
那么,濤濤車業招股書披露的同行隆鑫通用的研發費用率上,為何2020年采用剔除資本化研發支出后的計算結果,2019年、2018年卻是包含資本化研發后的計算結果?濤濤車業給出的同行力帆科技研發費用率,為何與力帆科技2020年年報披露數據不同,卻與其2018年、2019年年報披露數據相同?此外,如果根據力帆科技年報中剔除資本化投入后的研發投入計算,結果為何與公司招股書披露數據也不同?此外,公司招股書披露的同行春風動力2019年研發費用率,為何與其年報披露數據不一致?
由此,濤濤車業招股書對比5家A股同行中,出現同家公司不同年份的研發費用率計算標準不一致情形,這是否會影響招股書可信度、嚴謹性?而且,公司招股書對比5家A股同行中,有3家的研發費用率與其年報或者根據年報研發費用計算結果存在不一致情形,公司認為這又是否會影響招股書信披準確性、可信度?
還有,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于濤濤車業招股書中可比同行研發費用率出現的上述問題,是否知曉并有無表示意見?中介機構對于公司招股書信披內容的審核又是否做到勤勉盡責?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研發費用率本已偏低的濤濤車業,對比5家A股同行、1家美股同行,銷售費用率顯著偏高,其2020年為13.21%、2019年為17.83%、2018年是24.62%,均是同行同期平均值2倍以上,最高的2018年接近4倍。例如2018年是九號公司銷售費用率的5倍以上,2020年幾乎是隆鑫通用的12倍。
算錯和拉低同行研發人員人均薪酬?
除了研發費用率,濤濤車業招股書中的同行研發人員人均薪酬計算上可能也存在問題(見圖六)。
圖六:濤濤車業招股書中對比同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截圖

濤濤車業在招股書中,表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2020年1373.23萬元、2019年808.23萬元、2018年745.67萬元,同期研發人員平均人數124人、83人、75人,2018-2020年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9.94萬元、9.74萬元、11.07萬元。
公司稱,研發人員主要處于麗水地區及深圳地區,2019年度、2020年度的深圳地區研發人員薪酬總額占公司所有研發人員薪酬總額的比例較低,故與麗水地區人員合并計算薪酬,并與麗水地區平均薪酬水平進行比較分析。
濤濤車業招股書還對比了同行的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例如隆鑫通用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上2020年6.69萬元、2019年9.88萬元、2018年8.31萬元。
但是,隆鑫通用年報顯示,2020年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12160.46萬元,當年研發人員1255人,計算后平均薪酬9.69萬元,與濤濤車業招股書中所稱6.69萬元相差甚大。隆鑫通用年報還顯示,2019年研發人員1231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12161.94萬元,計算后平均薪酬9.88萬元;2018年研發人員1173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9741.92萬元,計算后平均薪酬8.31萬元,2018年、2019年與濤濤招股書中數據均一致。隆鑫通用上述年報中,研發人員與技術人員數量相同,例如2020年都是1255人(見圖二、圖七)。
圖七:隆鑫通用2020年年報員工構成截圖

還有力帆科技,濤濤車業招股書稱其2018-2020年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4.30萬元、5.25萬元、6.43萬元。
力帆科技年報則顯示,2020年研發人員444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5652.23萬元,計算出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2.73萬元,不過,其年報在員工構成中披露技術人員879人,若以此計算的平均薪酬為6.43萬元。2019年研發人員410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7185.81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7.53萬元,若以技術人員1370人計算則為5.25萬元。2018年研發人員568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6507.63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1.46萬元,若以技術人員1515人計算則為4.30萬元。
也就是說,濤濤車業計算力帆科技研發人員平均薪酬時,計算對象為技術人員,而非力帆科技明確披露的研發人員。由于力帆科技年報顯示的技術人員明顯多于研發人員,以前者計算出的人均薪酬只有以后者計算的一半甚至更少。
錢江摩托情況與之類似。濤濤車業招股書稱其2018-2020年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10.25萬元、12.15萬元、11.97萬元。錢江摩托年報顯示,2020年研發人員473人(當年數量與技術人員相同),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5661.03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1.97萬元,與濤濤車業招股書數據一致。
但錢江摩托年報還顯示,2019年研發人員308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4724.84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5.34萬元,若以技術人員389人計算則為12.15萬元。2018年研發人員
254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4046.97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5.93萬元,若以技術人員395人計算則為10.25萬元。
春風動力(603129)也一樣。濤濤車業招股書稱其2018-2020年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15.18萬元、18.39萬元、19.68萬元。
春風動力年報顯示,2020年研發人員440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10212.62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23.21萬元,不過年報在員工構成中披露技術人員519人,以此計算的平均薪酬為19.68萬元。2019年研發人員326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6214.77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9.06萬元,以技術人員338人計算則為18.39萬元。2018年研發人員239人,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4478.53萬元,計算后研發人員平均薪酬18.74萬元,以技術人員295人計算則為15.18萬元??梢姖凉嚇I招股書計算的平均薪酬,都是按照技術人員計算。
濤濤車業招股書中并未進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對比的九號公司則在2020年報中明確披露,研發人員2020年平均薪酬為19.40萬元,2019年則是16.47萬元。
一系列疑問油然而生。
濤濤車業招股書顯示,隆鑫通用2020年研發人員平均薪酬6.69萬元,為何與根據研發人員、技術人員相同的隆鑫通用年報計算得出的9.69萬元相差巨大?
濤濤車業招股書中披露的力帆科技、錢江摩托、春風動力三家同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何普遍低于根據其年報披露的研發人員計算結果?翻閱可比同行年報發現,它們技術人員數量普遍超過研發人員,公司在計算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上,是否存在將技術人員等同于研發人員,并以此拉低可比同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公司將技術人員完全等同于研發人員,并以技術人員數量計算研發人員人均薪酬,是否準確?
如果以同行年報披露的研發人員數量計算研發人員人均薪酬,加上九號公司年報披露數據,濤濤車業研發人員人均薪酬明顯低于多數同行,結合公司偏低的研發費用率、顯著高出同行的銷售費用率,是否對研發存在重視不足而更重視銷售,或者說公司屬于銷售推動型企業而非技術驅動型企業?
就可比同行研發費用率、研發人員人均薪酬等問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致電濤濤車業并發去新聞采訪函,濤濤車業通過電郵回復稱:“我司IPO進程及相關資訊按照有關部門要求進行披露,您可以通過相關平臺了解我司訊息?!?/p>
此外,濤濤車業從公司原股東并由公司實控人父母控制的濤濤集團處,受讓主業相關資產、股權等諸多相關情形也頗令人關注,本報將繼續跟蹤。
記者 爾東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