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海瘋狂跨界并購埋隱患 證監會調查有利投資者索賠

ST新海(002089)股價終于在7月16日終結了跌停板的走勢。而在連續跌停之前,其股價曾上演了七連板的好戲。這“過山車”式的行情讓投資者叫苦不迭。
ST新海7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公司并沒有說明被調查的具體原因,但是在被立案調查前,ST新海曾在7月8日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而深交所《監管函》主要針對的是ST新海不久前發布的一則公告。
7月3日,ST新海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對迪比科發生同一控制下合并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將對2019年度和2020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涉及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凈利潤等多個科目。相關會計差錯更正導致公司2019年度凈利潤減少824.24萬元。
ST新海在4月28日發布的2020年年報中披露,因聯營公司迪比科對其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進行追溯調整,公司相應對自身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涉及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凈利潤等多個科目。相關會計差錯更正導致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凈利潤分別減少272.41萬元、減少160.1萬元、增加133.99萬元。
鑒于公司已經被立案調查,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認為,凡是在2019年4月29日持有 *ST新海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6016)報名,參與索賠預征集。具體索賠條件律師將根據證監會調查結果進行調整。
ST新海,原簡稱為新海宜,主營通信制造業,后通過跨界并購,公司攬入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LED芯片等一系列資產。其中,參股陜西通家則標志著公司挺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ST新海從此戴上了新能源汽車概念的光環。
不過,并購的陜西通家等資產在前些年并沒有為新海宜帶來業績持續增長,甚至還出現了“消化不良”的一幕,從2017年到2020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7.27億元、-7.16億元和-1.79億元,期間還因為2017-2018年的連續兩年賬面虧損,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代碼變更為“*ST新海”,此后兩年都未能成功徹底摘帽。
記者 許立婷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