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收到實名舉報投訴 迪阿股份被指品牌歷史相關造假宣傳長達數年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阿股份”)日前更新招股說明書,公司在沖擊IPO過程中,內控問題屢屢引發爭議,本報報道了其虛假宣傳被行政處罰等諸多問題后,明鏡財經工作室又接到來自上海的曹菁先生實名舉報,其發來電子郵件舉報材料稱迪阿股份提出的“一生只送一人”等理念侵犯其知識產權,并對迪阿股份的經營模式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同時,曹菁還舉報稱迪阿股份關于品牌誕生提前至少二十年,相關虛假宣傳持續長達數年。
獨特“營銷理念”被投訴“抄襲”
迪阿股份在招股書中稱,公司將“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逐漸形成的DR品牌與“一生.唯一.真愛”、“一生只送一人”等情感內涵作為公司品牌與其他鉆戒的品牌區隔。其稱通過經營理念和銷售模式的創新,一方面突出了 “一生.唯一.真愛”的愛情觀;另一方面更高效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樹立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競爭優勢。
迪阿股份引以為傲的營銷理念的“競爭優勢”卻被來自上海的曹菁實名舉報涉嫌抄襲。曹菁在通過電子郵件發來的舉報材料中指出:2011年1月,其已經開始宣傳一生只能登記一人,一輩子不能更改的愛情登記理念,并擁有作品《建立全世界唯一的愛情信仰登記機構》。
曹菁認為:“迪阿股份提出‘一生只送一人’等理念源自其作品《建立全世界唯一的愛情信仰登記機構》?!?/p>
在郵件中他向記者展示了一份關于該作品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圖片,證書圖片顯示:該作品登記時間為2011年10月12日,創作時間為2006年8月25日。
曹菁告訴記者:“2011年1月,我已經公開宣傳了一生只能登記一人,一輩子不能更改的愛情登記理念,而DR鉆戒微博2012年5月才出現了DR鉆戒‘一生只能購買一枚鉆戒’理念。因此該理念涉嫌抄襲我已公開宣傳的愛情登記理念?!?/p>
值得一提的是,迪阿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公司擁有一項文字作品“真愛協議”的著作權,該項文字作品的著作權人為深圳市戴瑞珠寶有限公司,“真愛協議”創作及首次發表時間為2010年4月8日,該作品登記號為國作登字-2015-A-00184805,顯示登記日期為2015年(見圖一)。
圖一:招股書截圖

需要指出的是,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真愛協議”的創作日期——2010年4月8日,正是深圳市茵賽特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后改名“戴瑞有限”,即公司前身)的成立日期(見圖二),企查查顯示,當時其經營范圍為市場營銷策劃,尚未涉及珠寶經營業務。
圖二:招股書截圖

成立當日即能創作發表助力一年后公司轉型的珠寶業務文字作品,“神來之筆”頗讓人贊嘆。
事實上,證監會發審委也曾就迪阿股份“一生只送一人”、“一生僅能定制一枚”“一生只能購買一枚鉆戒”等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原因、是否申請知識產權保護、是否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冒用他人設計理念、創意,是否存在爭議、糾紛或潛在糾紛等問題提出過問詢。
迪阿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自從2018年10月起,公司法務部負責人也收到了相關自然人的投訴,但是認為其未能提供有效及充分證據,也未提起正式的爭議解決程序,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不存在有關前述理念的爭議、糾紛或潛在糾紛。
同時,迪阿股份在回復中也承認“‘一生只送一人’、‘一生僅能定制一枚’、‘一生只能購買一枚鉆戒’等理念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的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公司未就該等理念申請知識產權保護?!?/p>
對此,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分析認為,《建立全世界唯一的愛情信仰登記機構》的著作權登記證書表示曹菁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但是“一生只送一人”應屬于經營理念,不屬于該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同時,這也代表該經營理念不具有排他性,意味著DR股份的“一生只送一人”等營銷理念,其他公司在不侵犯知識產權的前提下,也可以復制和運用。
不過,曹菁向記者堅持認為迪阿股份不僅涉嫌侵犯知識產權,而且銷售模式涉嫌違法,他表示不排除運用法律手段起訴迪阿股份。
虛假宣傳品牌歷史長達數年
在電子郵件中,曹菁還舉報稱:“DR鉆戒‘大規模’虛假宣傳自己的品牌歷史長達數年?!?/p>
迪阿股份招股書也曾披露:2018年6月27日,公司因手機官網上宣傳的品牌誕生時間和香港戴瑞成立時間等內容與事實不一致,被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羅湖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414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不過,對于當初是如何宣傳公司品牌成立的時間及相關不一致的內容,招股說明書中未進行任何說明。
從曹菁提供的2015年8月12日,2017年4月17日和6月1日的戴瑞有限官網截圖看,其官網曾如此介紹公司品牌的歷史:“戴瑞珠寶隸屬于香港戴瑞珠寶集團,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裸鉆高級定制”、“早于上個世紀90年代,戴瑞珠寶便在香港從事裸鉆高級定制,搜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鉆石。這些卓越品質的鉆石,戴瑞珠寶只提供給少數專屬的頂尖珠寶商(見圖三)。”
圖三:曹菁提供的網絡截圖

招股書和企查查數據顯示,迪阿股份的成長脈絡為——2010年4月,張國濤和金沖共同出資成立深圳市茵賽特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2011年7月21日,該公司名稱變更為“深圳市戴瑞珠寶有限公司”(即戴瑞有限),經營范圍才增加了珠寶、鉆石鉑金、黃金、銀與其飾品等的購銷等業務;2019年7月31日,戴瑞有限更名為迪阿股份有限公司。而香港戴瑞則是迪阿股份的三級全資子公司,該三級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31日,截至迪阿股份招股說明書發布之日,尚未開展任何經營活動。
這意味著,按照曹菁提供的迪阿股份官網截圖上顯示的有關“早于上個世紀90年代,戴瑞珠寶便在香港從事裸鉆高級定制“等品牌宣傳,DR品牌歷史至少向前提前了二十年。
在曹菁的舉報材料中,他提供了2016年、2017年,兩次對于DR鉆戒官網品牌歷史的虛假宣傳情況進行公證的視頻錄相證據,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得到的證據是,DR鉆戒可能早在2012年就開始虛假宣傳自己的歷史。之后包括2013年的證據、2014年的證據、2015年的證據,我們都采集到了。2017年夏天,我開始向深圳市相關市場管理部門舉報,公司2018年才被處以414元的行政處罰,而我公證費用及來回路費花費近萬元,迪阿股份更是未對此虛假宣傳行為進行公開道歉及澄清,長期虛假宣傳、欺瞞消費者的違法成本如此之低。”
記者發現,從曹菁提供的相關百度搜索的截圖來看,在百度上輸入“戴瑞 90年代”字樣,相關的搜索結果高達1820個,而有關“香港戴瑞珠寶集團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的文字早在2014年的網頁中就已經出現(見圖四)。
圖四:曹菁提供的網絡截圖

招股書中,迪阿股份也承認官網上有關品牌成立時間和相關內容的宣傳屬于“虛假廣告”,但是認為這屬于“表述不嚴謹”。同時認為“因為撤銷廣告用語,實際產生的影響較小?!?/p>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2021年4月15日在百度搜索上輸入“戴瑞 90年代”字樣,仍能發現迪阿股份聲稱已經在官網上刪除的有關品牌成立時間的”不實內容”在不少網頁上傳播。 比如www.daikela.com/dklnews/30.html網頁、地址為blog.sina.com.cn/dairuihunjie的新浪博客頁面等等(見圖五)。
圖五:網絡截圖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迪阿股份虛假宣傳品牌成立的時間,只被判罰414元,受到的行政處罰力度很小,但是虛假宣傳行為本身對于公司品牌美譽度會有‘殺傷力?!?,他甚至反問:”對于一個以真愛為信仰的珠寶公司,此前其多年宣傳的公司品牌成立的歷史都不能‘保真’,又如何能讓人相信其品牌打造的有關‘一生.唯一.真愛’的宣傳?”
就上述問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致電并致函迪阿股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記者 尹玨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