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產品頻頻抽檢不合格 供應商零人參保 青食股份“帶病”轉板存隱憂
新三板企業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食股份”)擬轉板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20萬股,募集資金46412.26萬元,投資于能化工廠改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建設項目。《大眾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青食股份產品結構單一,主要產品近年來數次抽檢不合格,今年2月更是被開出120萬元的罰單;此外,公司主要供應商存在零人參保的情況。
主要產品頻頻抽檢不合格
青食股份主要從事餅干與花生醬等休閑食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結構單一,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包括餅干及花生醬。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青食股份餅干產品貢獻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87%、82.61%、83.16%及87.08%,貢獻的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93.48%、93.10%、92.94%及100.06%。
可以看出,青食股份的經營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餅干產品的銷售情況,如果未來該領域競爭加劇,或者該行業市場環境發生系統性不利變化,抑或消費者認可度或口味發生重大改變,均將對青食股份的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青食股份主要產品頻頻抽檢不合格,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青食股份的餅干產品已四度被通報不合格。2020年9月,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9期),由舞鋼市新概念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青島青食有限公司(系青食股份持股97.5%的子公司)委托青食股份生產的1批次鐵鋅鈣奶餅干,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0.65g/100g,標準規定為不大于0.25g/100g,過氧化值超標;2020年10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46期),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標稱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北京來顆桃超市有限公司經營的鐵鋅動物餅干(沖泡型韌性餅干),經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發現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青食股份對檢測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譜尼測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2021年1月,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濟南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1期),標稱生產企業名稱為青島青食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生產日期/批號為“2020-07-21”的特制鈣奶餅干產品,被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
今年2月,青食股份更是被開出120萬元的罰單。2021年2月2日,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4期),此次通告主要涉及的是青食股份2020年3月-4月間的產品。其中,由青食股份生產的鐵鋅鈣奶餅干、鐵鋅動物餅干(沖泡型韌性餅干)檢出不合格,經立案調查,青食股份被處以120萬元罰款。
2020年8月11日,青島市場監管局向青食股份送達檢驗報告,立即啟動了核查處置工作,開展了現場檢查。經執法人員現場檢查,青食股份化驗室內留樣有同批次產品。執法人員對當事人生產、銷售、出廠檢驗等進行了證據固定,并立案開展調查工作。青食股份共生產鐵鋅鈣奶餅干(225g/袋,批次2020年4月3日)760箱(24袋/箱),共生產鐵鋅動物餅干(300g/袋,批次2020年3月4日)387箱(10袋/箱),已全部銷售完畢。青食股份主動召回不合格食品,鐵鋅鈣奶餅干(225g/袋)召回31袋,鐵鋅動物餅干(300g/袋)(沖泡型韌性餅干)召回40袋。青島市場監管局認為,青食股份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對青食股份做出相關處罰:罰款12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47413.40元,罰沒款共計1247413.40元;沒收2020年3月4日生產的鐵鋅動物餅干(300g/袋)(沖泡型韌性餅干)40袋、2020年4月3日生產的鐵鋅鈣奶餅干(225g/袋)31袋。
主要供應商之一零人參保
作為食品制造業企業,食品安全尤為重要。在招股書中,青食股份在食品安全風險中表示供應商、經銷商等可能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由于公司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環節眾多,若供應商向公司出售不合格原材料且公司未能檢驗發現,或公司在領料、生產、人員衛生管理、工藝控制、產品檢驗等環節有所疏漏,抑或下游經銷商或銷售終端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未按規定保存產品,均可能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從而對公司聲譽和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調查發現,青食股份前五大供應商存在零人參保、被列為被執行人并限制消費、經營異常的情況。
查詢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發現,青食股份2018年的第三大供應商——山東億旺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億旺”),2018年年報、2019年年報中社保繳納人數依次為0人、8人(見版圖一)。而從青食股份的招股書可以看到,山東億旺自2017年起作為主要供應商之一為公司提供白砂糖,僅2018年一年,青食股份對山東億旺采購金額為2140.89萬元,占青食股份當年總采購金額的比例為8.36%。
圖一(1):山東億旺商貿有限公司2018年年報社保繳納人數為0

圖一(2):山東億旺商貿有限公司2019年年報社保繳納人數為8人

另外,進一步查詢發現,青食股份2017年第五大供應商——興城市德泰花生有限公司(下稱“德泰花生”)去年6月被列為被執行人并限制消費。隨后在去年7月2日,德泰花生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圖二),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興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圖二:興城市德泰花生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那么,產品結構單一的青食股份,主要產品近年來頻頻抽檢不合格對公司持續經營有無不利影響?今年2月被開出120萬元的罰單對公司IPO有無不利影響?為何主要供應商存在零人參保的情況?公司有無相應措施以保證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帶著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致函青食股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記者 蔡方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