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遭立案調查 投資者或可索賠 頻遭監(jiān)管的*ST勝利“飽嘗”不合規(guī)之痛

并購標的在對賭期過后被發(fā)現(xiàn)業(yè)績造假,實力“坑爹”的一幕,在蘇州勝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426)(以下簡稱“*ST勝利”)上演,此前*ST勝利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被中國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近日,*ST勝利發(fā)布了《關于立案調查進展暨風險提示的公告》,雖然目前調查仍在進行當中,但是此前,深交所公布關于*ST勝利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認定其年度財報存在會計差錯及重大交易審議違法程序。
并購“催肥”業(yè)績后爆驚雷
2020年8月10日,*ST勝利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次日,公司發(fā)布遭立案調查的提示性公告顯示,立案調查事項或與其子公司智誠光學等會計差錯等事項有關。
*ST勝利于2015年并購智誠光學,并購時智誠光學承諾2015年、2016年、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000萬元、4500萬元、5500萬元。*ST勝利在2018年年報編制期間,發(fā)現(xiàn)智誠光學存在開具增值稅發(fā)票未交給相關客戶并虛假銷售材料,導致收入不實、往來不符以及部分材料未入賬,以及年末存貨盤點不符、供應商往來核對不符、成本不實等情形。
2020年4月28日,*ST勝利發(fā)布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公告,將*ST勝利2016年至2018年的歸母凈利潤由原來的4.29億元、4.62億元、-7.23億元更正為1.17億元、1.64億元、-8.03億元,會計差錯更正前后凈利潤變動額分別為3.12億元、2.98億元、0.8億元。
智誠光學被“催肥”的業(yè)績也露出真實面目——《關于蘇州市智誠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2015-2017年度盈利預測實現(xiàn)情況更正的專項審核報告》顯示,更正后,智誠光學實現(xiàn)業(yè)績分別為4163.27萬元、-1.58億元、-2.37億元,離其業(yè)績承諾相去甚遠。
此外,經公司自查,在2020年半年報編制期間,對前期出售全資子公司蘇州捷力100%的股權事項的預估投資收益及2020年一季報中相關會計處理存在疑議。
頻頻違法違規(guī)獲處罰
近年來,*ST勝利信披違規(guī)、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guī)事件頻現(xiàn)。
除了2020年8月8日被中國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外,公司高管已多次因信披違規(guī)而被處罰,甚至其原副總裁還因提前獲知商譽暴雷涉及泄密。
2020年11月,由于2016年、2017年年度財報及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存在會計差錯,及重大交易審議程序違規(guī),深交所對*ST勝利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玉根、財務負責人許永紅、時任總經理曹海峰和時任財務負責人王城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此外,今年1月,證監(jiān)會四川監(jiān)管局對*ST勝利內幕交易調查也有了結果。公司原副總裁章海龍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將內幕信息泄密給王書慶,致使王書慶提前知曉商譽減值情況,并進行了異常的交易行為,王書慶因而被認定構成內幕交易行為,最終遭罰沒金額25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ST勝利2月初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玉根持有的公司股份約7473萬股于今年1月29日被司法凍結,凍結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為13.81%。
業(yè)績預盈化解退市隱憂
今年1月,*ST勝利預告2020年業(yè)績扭虧為盈,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疊加剝離部分資產,使得業(yè)績改善較為顯著。根據(jù)2020年底滬深交易所圍繞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發(fā)布新修訂的“退市新規(guī)”來看,*ST勝利退市風險不大。
3月初,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公司回復問題時表示,年報披露后,若符合撤銷風險警示的情形,可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同時,目前生產經營正常,訂單充足,公司繼續(xù)做好經營管理工作,控制財務風險,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降低有息負債規(guī)模。
對于*ST勝利被調查一案,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駱意律師向記者表示,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凡在2020年08月08日之前買入*ST勝利股票,并在2020年08月08日及之后賣出或者繼續(xù)持有該股的受損者均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033)報名,參與訴訟索賠預征集。待證監(jiān)會處罰書正式下達后,將根據(jù)具體情況代投資者向公司索賠。
實習生 錢晨 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