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日股份兩任控股股東違規占資 屢屢違規,監管是否該升級?

孚日股份(002083)再度曝出控股股東違規占用公司資金。華榮實業2020年9月完成股份過戶,成為孚日股份的控股股東。距今才4個月,控股股東華榮實業就曝出其控制的公司被動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余額近11億元。
1月19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經自查,公司購買的部分定向融資工具、信托計劃、委托貸款及應收賬款收益權等理財產品的最終資金使用方為實際控制人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公司,相關金額合計13.998億元。該等理財產品在2020年9月15日華榮實業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高密國資運營中心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后,仍在存續期且尚未償還,事實上構成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被動占用公司的資金。
截至目前,上述資金占用余額10.998億元。華榮實業已承諾預計在2021年3月31日前分批將上述資金全部歸還。如果上述占用資金不能按期償還,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孚日股份大股東違規占款發生的最早時間,如果違規占款金額達到信息披露標準而孚日股份未披露的,則孚日股份已涉嫌構成信息披露違規。對于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在證監會對于孚日股份信息披露行為作出必要認定后,即可根據《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提起民事索賠訴訟。從以往類似案例來看,投資者勝訴并最終獲賠的概率是比較高的。”根據已有信息,凡是在2021年1月19日晚間仍持有孚日股份的投資者,具備初步索賠資格。符合條件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16016)報名,參與索賠。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該公司第二次發生資金占用的事。孚日股份2020年半年報披露,2019年末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時任控股股東為孚日控股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款余額11.42億元,去年上半年新增占用金額為9.01億元,期內20.43億元占款全部償還完畢;報告期內孚日股份為關聯方孚日控股及其子公司違規擔保金額為1.46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已全部解除。
基于上述違規行為,2020年10月22日,深交所對孚日股份給予通報批評處分,并對公司原實控人孫日貴、孚日控股及其他相關人員給予公開譴責處分。
除此以外,近半年來,孚日股份多次被各級監管部門監管。2020年8月,因孚日股份多次延期披露2019年經審計的年報,仍未能在預計的時間內披露2019年經審計年度報告,存在信息披露不準確的情形,被深交所下發監管函。而該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孚日股份又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2020年11月4日,因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內直接或間接與孚日控股及其他關聯方發生資金往來,為孚日控股及其他關聯方提供擔保,未按規定履行相應審議程序和信披義務,以及存在未及時披露有關收到政府補助資金和發生投資虧損事項等問題。山東證監局向孚日股份、時任董事長孫日貴、總經理吳明鳳、財務總監張萌及孚日控股分別下發警示函。
12月,孚日股份又因兩起股權收購中存在定價差異較大等問題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今年1月14日,孚日股份因2018年報會計差錯更正、相關資產出售信披不及時違規,再次踩雷市場監管“禁區”。
昔日“家紡出口第一股”如今已風光不再。孚日股份成立于1999年,2006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以家用紡織品為主、兼營農藥化工、熱電等多元化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經營范圍涵蓋生產銷售毛巾系列產品、紡織品、針織品等。如今,因跨界發展受挫,孚日股份近年業績增長乏力,公司控制權也無奈轉手。
屢屢違規的背后,是孚日股份業績停滯不前。2019年,孚日股份扣非凈利潤為2.34億元,較上年下降24.90%。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2.73億元,同比下滑13.01%;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22億元、1.4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0.80%、45.27%。
記者 許立婷

掃碼報名索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