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導向與產業趨勢中尋找機會 8月機構調研聚焦科技與醫藥賽道
2025年8月以來,A股市場機構調研熱度持續攀升。券商、公募基金、險資等多家機構密集調研上市公司,調研方向主要在“科技成長+創新藥及器械”。業內人士認為,從通信設備、半導體到醫藥創新,機構在挖掘結構性機會的同時,亦在政策導向與產業趨勢中尋找確定性機會。
科技賽道市場表現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8月已有超195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其中科技與醫藥生物受到機構的關注度較高,另外,高股息亦成為機構的重點關注方向。
在8月機構調研標的公司中,中寵股份的關注度最高,公司獲得251家機構調研;海康威視被246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二;百濟神州被213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三;南微醫學、九號公司、安杰思、華明裝備、新強聯、杰瑞股份、德龍激光被調研的機構數量緊隨其后,分別為183家、182家、178家、165家、162家、149家、115家。
8月份機構調研靠前的公司中,華密新材、國機精工、飛龍股份、安利股份、勁拓股份、翔宇醫療、華陽智能當月股價漲幅區間為40.48%至63.81%。另外,神通科技、上海合晶、威爾高、三博腦科、浙江華業、中旗新材、臻鐳科技、申聯生物、長城證券、夏廈精密、博杰股份、帝爾激光、冠石科技本月漲幅區間為20%至40%。
創新藥與器械等方向
迎估值修復機遇
醫藥生物板塊在經歷調整后,成為機構調研的又一熱點。創新藥企博瑞醫藥近期獲90家機構調研,其與華潤三九的合作模式引發關注。8月1日,博瑞醫藥與華潤三九簽署《合作研發協議》,就BGM0504注射液在國內的研發、注冊、生產和商業化展開合作。博瑞授予三九“排他性合作開發實施許可+獨占性商業化實施許可”,但仍保有產品全部所有權。
東吳證券醫藥團隊認為,博瑞醫藥有望與華潤三九深化合作,依托華潤三九的推廣能力打開國內銷售天花板。同時,公司BGM0504注射液已在美國基本完成橋接臨床,未來有望實現出海。
再以南微醫學為例,8月11日,南微醫學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5億元,同比增長17.36%;實現凈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17.04%。
“南微醫學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優勢突出,海外渠道能力較強。上半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為8.98億元,同比增長44%。”對此,南京一基金經理8月14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我們是在今年4、5月份調研的南微醫學,那個時候公司股價是50元/股左右,現在已經接近100元/股的價格,近乎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險資權益投資中,銀行股持倉占比超六成,其穩定分紅與低波動特性成為核心配置邏輯。此外,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板塊的防御屬性凸顯。例如,湖北能源在8月12日獲寶盈基金機構調研,該機構關注湖北能源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產后的盈利能力情況。
關于后期的投資策略,上述基金經理建議關注兩方面:一是政策驅動下的科技自主可控與產業升級,二是低利率環境中高股息資產的配置價值。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及國內穩增長政策加碼,科技成長股的彈性與高股息資產的防御性有望支撐市場結構性行情。未來,業績確定性高的公司將持續獲得資金關注。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