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據新華社消息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2025年3月6日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吳清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明確強調穩住樓市股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吳清在回答 “證監會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慮”的問題時表示,下一步,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進一步優化差異化的安排,促進市場資源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三是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完善“吹哨人”制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四是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為市場各參與方創造更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在回答“資本市場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支持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問題時,吳清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用好用足現有制度,積極研究、不斷完善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體系,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一是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制度,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二是大力度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將進一步鼓勵支持私募基金投資人、管理人堅守長期主義,也將不斷完善私募和創投基金監管制度規則,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三是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服務供給。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只有上市一條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種工具,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產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為,能夠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資支持和服務。
吳清還表示,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去年9月和今年1月,我們會同相關方面出臺了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舉措,為實現“長錢長投”創造更有利的制度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現在開了個好頭,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不斷顯效。去年9月以來,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到22%。后續,我們將在中央金融辦統籌指導下,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努力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