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突破5萬億元
本報綜合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2月14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5年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同比多增2133億元。1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60.77萬億元,同比增長7.5%。分部門看,1月份,住戶貸款增加443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78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3.46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1月信貸數據較好有春節因素的影響。從過往經驗看,對于下個月數據,屆時與1月數據合并觀察會更合理,可以熨平春節效應等因素擾動。總的來看,隨著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協同發力,有效融資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為金融總量增長提供堅實穩定的基礎。
受益于表內貸款較快增長、政府債券加快發行,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06萬億元,同比多增5833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社融存量同比增長8%,保持在較高水平。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18.52萬億元,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余額1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0.4%。
M2增速穩中略降。對此,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債券加快發行后,形成的財政存款有所增加,這部分存款不計入M2,再加上理財分流、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后續政府債券發行融入的資金逐步支出后,轉化為企業存款計入M2中,未來M2增長有望加快。
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央行披露,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4%,比上年同期低約40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80個基點。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起,M1開始按新口徑統計。“上新”后的M1在納入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后,統計口徑包括流通中貨幣(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活期存款以及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1月末,M1增速從上月的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0.4%。
業內專家表示,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一并納入M1后,能夠有效緩解春節前集中發放工資等導致的企業-居民活期存款“蹺蹺板”效應。據市場機構普遍分析,修訂后的M1增速與經濟增長指標的相關性將增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