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順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實驗
據新華社消息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9月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的第11次下潛作業,潛航員傅文韜、下潛科學家許學偉和陳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費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潛,順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實驗。
本次下潛的亮點是開展深海羽流絮凝實驗。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陳旭光表示,深海海底布滿結核和沉積物,當潛水器、深海礦車等裝備在海底作業時,會引發煙霧狀的深海羽流,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影響。“我們自主研發了羽流抑制裝置,通過噴灑以藻類為主要成分的絮凝劑,加速深海顆粒物的絮凝和沉降,減少對深海的環境擾動。”
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許學偉表示,“蛟龍號”順利完成了當天的羽流絮凝實驗,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后續“蛟龍號”還將持續開展深海多金屬結核礦區生態修復等實驗,為海洋保護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編輯:newshoo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