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護航高階智能駕駛落地
近期,車聯網產業板塊迎來明顯政策利好,中央及地方政策從確立產業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試點應用、產業化融合發展、安全保障等多角度促進智能車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17日,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對L3/L4自動駕駛的準入規范進行了具體要求,正式進入道路試點階段,打通智能網聯汽車和終端服務之間的傳導路徑。
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國內自動駕駛正處在從L2向L3級過渡的重要階段,技術兌現(大模型提速城市NOA落地)+政策催化 (商業化運行正式啟動)為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市場情緒或受本次政策利好抬升,具備高階智能駕駛屬性的整車及零部件標的有望受益。
事件驅動 智能網聯汽車上路試點政策發布
11月17日,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對L3/L4自動駕駛的準入規范進行了具體要求,正式進入道路試點階段,打通智能網聯汽車和終端服務之間的傳導路徑。
截至2023年8月,全國累計開放測試道路超過2萬公里,部分搭載L3/L4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跨越研發測試階段,具備量產商業化應用條件;保障智能網聯產業的安全運行,智能網聯汽車系統涉及人、車、路、云等多要素融合交互,面臨著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道路安全等挑戰。本次《通知》指定指南作為準入試點安全框架,在產品生產、市場準入、上路通行等階段進行系統評估和篩選擇優;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是聯結能源、交通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關鍵節點,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有望帶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共享出行等智慧交通新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正式政策較征求意見稿存在更多變化看點。首先,發文單位由征求意見稿的兩部委增至四部委。正式政策由原來征求意見稿階段的工信部、公安部增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四部委聯合發文,同步監管、共同組織試點評選,提升了跨部委溝通效率,側面反映國家重視程度提升。其次,主機廠作為申報主體的重要程度提升。征求意見稿試點申報是城市牽頭,主機廠和使用主體組成聯合體進行申報,正式文件變更為主機廠和使用主體組成聯合體制定方案后,經運營城市政府同意后向上級申報,主機廠參與重要程度提升。再次,擴寬了試點城市準入的可能范圍。征求意見稿對于試點城市條件有較多篇幅的要求,而正式文件有所縮減,更有利于后續試點城市范圍的擴展,也側面反映政策更想以主機廠為主進行市場化的發展。
行業前瞻 智能駕駛將邁入加速發展階段
近期,車聯網產業板塊迎來明顯政策利好,中央及地方政策從確立產業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試點應用、產業化融合發展、安全保障等多角度促進智能車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標準層面,《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提出分階段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確定行業術語與定義,設定行業通用規范,地方層面主要從應用申請、試點申請端確定規范;基礎設施建設層面,政策主要著眼于公路數字化轉型和5G網絡性能支持;產業化層面,8月以來進入地方政策出臺密集期,全國各省市陸續出臺行動方案,以試點測試的方式陸續進行應用推廣。
從2021年以來,多部門就開始探索研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方案,近期面向企業的試點政策正式落地,相較于歐洲部分國家、美國,我國對于高階智駕的法規層面的放開是謹慎的。從變化看,政策趨于加強主機廠的市場引導作用,同時此次《通知》允許符合要求的地級以上城市(含直轄市下轄區)均可申報試點,意味著試點將在更廣闊的區域開展,預計后續相應的配套政策也有望推出,健全標準體系,面向個人用戶的高階智駕車輛上路也有望得到政策支持。
根據佐思汽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搭載L2及以上輔助駕駛滲透率為43.6%,L2+滲透率為3.2%。智能駕駛或將在2024年邁入加速發展階段,在降本和技術升級驅動下,L2向標配化發展,L3加速上車。國內主機廠努力在2023-2024年加速城市NOA的落地,2024年NOA落地節奏和實際體驗將是主機廠重要的競爭差異點。在新勢力和頭部自主優質車型帶動下,預計2024年L3車型銷量有望超過200萬輛,使得L3滲透率達到8%-10%。
投資思路 汽車智能化相關板塊迎來機會
光大證券認為,現階段國內自動駕駛正處在從L2向L3級過渡的重要階段,技術兌現(大模型提速城市NOA落地)+政策催化(商業化運行正式啟動)為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市場情緒或受本次政策利好抬升,具備高階智能駕駛屬性的整車及零部件標的有望受益。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光大證券推薦整車企業長安汽車,建議關注賽力斯。零部件智能化,推薦伯特利,建議關注德賽西威、經緯恒潤、科博達;特斯拉產業鏈,推薦福耀玻璃,建議關注愛柯迪、嶸泰股份、旭升集團;華為產業鏈,建議關注瑞鵠模具。
國海證券指出,此次政策落地有望開啟高階自動駕駛商業落地的快速通道,汽車智能化邏輯不變,市場情緒有望受益政策利好。從行業來看,國海證券建議關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整車板塊。
其中,建議關注智能駕駛領域控制器:
德賽西威、均勝電子、中科創達、經緯恒潤、科博達、華陽集團;雷達、攝像頭:歐菲光、聯創電子、宇瞳光學、韋爾股份、思特威、海康威視、富瀚微、豪恩汽電;芯片:寒武紀、思特威、富瀚微、格科微、芯海科技、兆易創新、國芯科技;空氣懸架、線動控制:保隆科技、科博達、拓普集團、中鼎股份、伯特利。
智能座艙方面,國海證券建議關注硬件企業德賽西威、華陽集團、均勝電子、經緯恒潤、光庭信息;軟件企業潤和軟件、中軟國際、誠邁科技、中科創達、軟通動力。整車方面建議關注賽力斯、江淮汽車、北方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滬光股份、星宇股份、文燦股份、瑞鵠模具、立訊精密、新泉股份等。
華泰證券表示,在技術+滲透率+政策多重驅動下,看好智能駕駛產業鏈的投資機遇。具備Tier0.5能力,能夠快速響應主機廠需求的公司更有可能勝出,相關公司如科博達、德賽西威、經緯恒潤等;底盤系統執行層和決策層的硬件升級,是實現電動車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我國的乘用車智能底盤正在從1.0階段向2.0階段進化,看好智能底盤賽道中的保隆科技、伯特利、科博達、拓普集團。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