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 《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為薄弱地區、薄弱學校援建科學教育場所,提供設備、器材、圖書、軟件等,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彌補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
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賦能的教育行業正在掀起一場對傳統的教育體系從教學、管理、評價等環節的全方位變革。隨著ChatGPT帶來AI浪潮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教育領域有望成為AI重要落地場景。后續建議關注具備產品落地能力標的,尤其關注AI+教育的四條應用主線。
事件驅動 官方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領域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旨在提升基礎教育中科學教育的含量和質量。
《意見》指出,要“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具體措施包括:加強中小學科學及相關學科 (包括信息科技/信息技術等)課程標準及教材修訂完善工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并注重利用先進教育技術彌補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及特殊兒童群體擁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引導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安排實驗室等科技資源向中小學生適當開放,協同組織科學夏(冬)令營等。
當前AI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更為凸顯。《意見》將全面系統推動科學教育更快落地見效,其中,人工智能等先進科學技術在普教中的重視程度有望得到大幅提升,AI教育課程體系或將進一步完善,加速AI教育的普及。
5月11日,國內首個青少年GPT數字人助手夏令營課程推出,進一步加速青少年AI教育的普及。
此外,各地不斷出臺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教育結合發展。此前山東省出臺《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山東省教育廳等12個部門聯合制定 “互聯網+教育”發展實施意見,推動形成有力支撐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體系。山東省研制智慧教育創建標準,發布《智慧教育示范高校創建標準》、《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標準》,助力全省智慧教育發展。
行業前景 智慧教育產業有望快速發展
過去幾年間,我國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政策陸續發布,疊加大模型技術的快速落地,智慧教育產業有望快速發展。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把智能教育視作智能服務的重要內容。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要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為教育變革提供新方式。2022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在線課堂、虛擬課堂、虛擬仿真實訓、虛擬教研室等場景落地。2022年8月,《科技部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發布,智能教育被納入首批示范應用場景,用于助力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的實施。
同時,國家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不斷加碼也為整體行業帶來豐沃的土壤。2018年4月,國家正式公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此舉也彰顯了國家在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的決心。主要內容上也著重強調建立“三全+兩高+一大”體系,即教學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此通知也表明國家將在未來重點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重視程度,這也將為整體市場規模進一步打開空間,為AI+教育構建起豐沃的土壤。
2023年,國家層面繼續強調要加強校內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場景的建設。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高等學校、研究機構、企業等共同參與數字中國建設,建立一批數字中國研究基地。統籌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工作。3月,浙江宣布人工智能將成為中小學基礎性課程和必修課程,中小學科學、數學等學科,都將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學內容。國家對數字人才需求旺盛,AI培訓機構有望受益于AI人才需求的增長。
投資思路 關注AI+教育的四條應用主線
從智能教育產業鏈來看,上游為智能教育供應商,中游為智能教育服務商,下游為智能教育消費者。上游提供軟硬件設施服務、網絡服務、智能技術服務以及內容服務。中游為下游提供智能教學、智能學習、智能考試與評價、智能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等智能教育服務。下游主體包括G端(教育部)、B端(校園、教育機構)、C端(教師、學生、家長)等群體在內的智能教育消費者。
從產業鏈生態看,AI教育行業分為多類玩家:線下教育、線上教育、教育信息化廠商、AI技術供應商、互聯網巨頭。五類玩家發展各異,對市場的滲透程度均不同,總體來說可分為兩類代表性企業,分別為教育類公司和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商。
廣發證券表示,教育領域一有教育經費支撐,二是家長及學生付費意愿強,會是AI技術及相關產品有望最快大規模商業化的領域之一。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廣發證券建議關注國內率先布局AI教育的盛通股份。AI+教育關注視源股份、鴻合科技、科大訊飛等AI+教育硬件產品布局的企業,以及智慧招考領域拓維信息、佳發教育、鷗瑪軟件、競業達等,同時關注將AI技術與在線教育產品結合的方直科技、世紀天鴻、恒信東方、有道等。教育信息化,關注視源股份、鴻合科技、國新文化等頭部硬件廠商,同時可關注軟件及系統解決方案廠商佳發教育、新開普、競業達等。政策對信息技術等高精尖產業人才培養的重視有望推動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關注傳智教育(IT教育培訓)、行動教育(企業管理培訓)等。教材教輔內容與AI技術結合可開發為交互式教育產品,實現智慧教育和個性化教學,關注有布局教育業務的出版公司,中國科傳、南方傳媒、鳳凰傳媒、中南傳媒、皖新傳媒、山東出版等。
民生證券認為,AI+教育持續演繹,后續建議關注具備產品落地能力標的。關注AI+教育的四條應用主線:第一,AI教育信息化(軟件、硬件、解決方案),對應標的:佳發教育、國新文化、方直科技、全通教育等;第二,AI賦能在線教育降本增效,對應標的:好未來、粉筆、有道、高途集團等;第三,AI賦能線下教育降本增效,對應標的:盛通股份、捷安高科、中公教育、創業黑馬、東方時尚、行動教育等;第四,AI課程培訓:傳智教育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