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PPI同比增速“一平一降”
本報訊(記者 劉揚)根據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2月份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0.9%,漲幅與1月持平;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8.8%,漲幅較1月回落0.3個百分點。
“2月CPI漲幅擴大主要原因為春節期間鮮菜、水產品和鮮果價格上漲,以及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影響。能源價格漲幅較大,汽油、柴油、液化氣價格環比分別上漲6.2%、6.7%和1.3%。此外,受去年高基數影響,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2.5%,帶動食品價格下降3.9%,抑制了CPI同比漲幅。CPI除食品外各因素均同比上漲,其中交通通信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同比增長5.5%。”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9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2月食品價格環比漲幅持平于1月的1.4%,同比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3.9%,波動較小,繼續拉動CPI下降約0.76個百分點。2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較1月提高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8個百分點,和1月拉動幅度也基本相同。
魏大朋認為,“隨著豬肉逐步走出下跌周期,豬肉對CPI指數漲幅的抑制作用將減弱,并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于下半年將對CPI指數起到拉動作用。原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將逐步向下游傳導,PPI沖高拉動CPI上漲,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2月PPI環比由降轉漲,而在上年基數墊高影響下,同比漲幅連續第四個月回落,但仍處于8.8%的明顯偏高水平。
“2月受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影響,原油、銅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沖,是拉動PPI上行的主要因素;而在保供穩價力度加大后,煤炭、鋼鐵等主要由國內主導的工業品價格漲幅都在收窄,成為下拉PPI漲幅的主要原因。兩者對沖之后,2月PPI同比漲幅小幅下降0.3個百分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9日分析認為。
此外,王青表示,理解當前PPI漲幅高位下行主要有兩點。“一是上游工業品價格同比漲幅整體上仍處高位。除了近期俄烏局勢緊張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邊際走高外,上年同期這些商品價格基數較低,加之疫情后期需求較快修復,而供應鏈紊亂狀況尚未根本緩解是主要原因;二是PPI下行則主要是受國內政策糾偏后,煤炭、鋼鐵等主要商品供需矛盾緩解,相關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較快影響。”
魏大朋則指出,盡管上年3月PPI同比大幅上行帶來基數墊高效應,但今年3月PPI延續回落勢頭難度很大,不排除短期拐頭向上的可能。未來一段時間俄烏沖突及美歐對俄能源出口限制將是影響國內PPI走勢的關鍵因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