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連續18個月不變
本報訊(記者 劉揚)20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0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這也意味著LPR報價自2020年4月以來,連續18個月不變。
“LPR利率繼續穩定態勢,符合預期。”東吳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勇20日分析認為,10月15日,央行開展一年期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2.95%,與上次持平。由于LPR是在MLF上加點形成,MLF的調整直接與LPR掛鉤,因此此次LPR報價維持不變符合歷史規律。此外,9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或承壓,但在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和“房住不炒”的思路下,短期內貸款利率再次放松的動力不足。綜上,本次LPR1年期和5年期報價均與上月持平符合預期。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宏觀經濟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則表示:“雖然稍早前7月降準置換部分MLF資金有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銀行讓利實體的政策方向不變,但目前存款負債端、同業存單到期等仍對銀行邊際資金成本構成限制,按照商業化原則,暫不足以驅動LPR報價5個基點步長的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20日央行開展了10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繼9月末后,再次加大投放量。“公開市場操作投放量滿足平抑資金利率波動需求。其背后的原因一脈相承,即為了滿足短期的流動性需求,以平抑資金利率的波動。”李勇進一步分析認為,“本次短期流動性需求來源于稅期和政府債券發行繳款,截至2021年10月20日,10月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214億元,其中本周發行2034億元(含計劃),可以發現短期內其對流動性有一定沖擊,或對資金利率造成影響。在特殊時點調整公開市場操作數量符合當前我國‘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貨幣政策基調。”
對于后續LPR是否會變動,業內人士存在分歧。李勇表示,當前貨幣政策寬松空間受兩點制約。一是通脹壓力,9月物價數據顯示,PPI同比已經高達10.7%,“放水”操作或將推波助瀾,不利于市場穩定;二是跨周期調節要求下,我國貨幣政策或將為明年的調控預留空間,而不會過快地耗盡子彈。“下半年降準降息難現,針對短期的流動性波動,央行將通過‘等量續作或超量續作MLF+OMO’的方式靈活應對,鑒于LPR和MLF的掛鉤屬性,下半年LPR也將保持穩定。”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指出,在跨周期調節下,穩增長政策力度相對溫和,年內MLF利率下調可能性不大,但這并不意味著接下來LPR報價也會一直保持不動。“可以看到,10月18日最新一年期LPR利率互換(IRS)為3.885%,較7月降準前下行7.5個基點,正在接近現值水平(3.85%),顯示這段時間市場對1年期LPR下調的預期正在增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