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連續第二個月等量平價續作 四季度邊際寬信用過程有望啟動
本報訊(記者 劉揚)央行等量平價續做MLF。15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5000億元MLF操作(含對10月15日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MLF操作利率為2.95%,與9月持平,連續19個月保持這一水平。
根據Wind統計,10月MLF到期量為5000億元,盡管環比9月下降1000億元,但仍是年初以來第三高的水平。
“央行連續第二個月等量續作,表明政策面繼續支持銀行中長期流動性適度寬松,四季度邊際寬信用過程有望啟動。”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15日分析認為,10月MLF連續第二個月高額等量續作,意味著7月降準釋放的增量長期資金為6000億元。這一增量資金規模不小,能夠對接下來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提供一定支持。央行第三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季貸款審批指數與上季基本持平,改變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較快下行勢頭,表明銀行放貸的意愿和能力邊際企穩。
自7月國常會宣布降準決定以來,中端市場利率出現下行。其中,作為中端市場基準利率的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月均值從6月的2.88%降至8月的2.66%,9月小幅反彈至2.70%,繼續明顯低于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
王青指出,“9月信貸、社融增速等金融數據基本觸及本輪‘緊信用’過程底部,10月起有望進入一輪小幅回升過程,邊際寬信用進程即將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等額續作MLF意味著降準預期的再度落空。
“目前貨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維護資金面穩定和引導貸款利率下行,補充流動性的工具種類較多、并不一定要采用降準。降準對銀行資金成本的節省程度有限,不能帶動LPR下行。疊加目前大宗商品價格高漲,壓降貨幣政策的寬松空間,整體來看此次降準落空是符合預期的。”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15日分析認為。
多位業內人士仍然預計四季度降準概率較大。王青表示,在9月PPI和CPI之間的“剪刀差”創新高,四季度仍難以明顯收斂,中下游小微企業經營困難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四季度央行可能再次實施全面降準,并引導1年期LPR報價下行,進而帶動企業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對沖原材料成本上升給小微企業帶來的經營壓力。
申萬宏源研究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則指出,維持11月中旬前降準75個基點以上的預測不變,但流動性寬裕的10月并無降準必要;此外,中性降準并不會觸發LPR降息等過度寬松的操作,地產調控政策宜穩不宜松。
15日,央行在回應四季度流動性缺口問題表示,將運用MLF、公開市場操作等熨平短期波動。四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將繼續保持基本平衡,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