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汛情多因素疊加影響 8月制造業、非制造業PMI均現回落
本報訊(記者 劉揚) 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受近期國內疫情汛情等因素影響,8月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均出現回落。其中,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比7月回落0.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生產、需求雙雙放緩,外需有所回落。”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31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道,“8月新訂單指數回落1.3個百分點至49.6%,顯示了下半年經濟壓力增大。分行業看,食品飲料和醫藥等行業的新訂單指數景氣度較高;另一方面,石油、煤炭、化工、黑色等高耗能重工業行業指數繼續走弱且連續三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新出口訂單指數再次下降1.0個百分點至46.7%,已連續五個月回落,國內外復蘇錯位帶來的替代效應正在逐漸減弱,未來或對出口造成影響。”
交行金研中心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供需兩端價格指數回落,一定程度上影響到PMI指數下降。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1.3%,比7月回落了1.6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為53.4%,比7月回落了0.4個百分點。此外,生產端好于需求端,但生產指數可能因需求不足而下降。
同日公布的8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7.5%,低于7月5.8個百分點,落至臨界點以下,是近一年半以來首次降至榮枯線之下。
“多地疫情散狀突發,疫情管控力度升級,戶外、跨區域人員流動及消費減少,對服務業帶來明顯沖擊。”唐建偉進一步認為,從分項指數來看,服務業PMI各項分項指數全部下滑。其中,訂單指數低至40.5%,下降了9.2個百分點,服務業需求顯著萎縮。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6.4%,連續5個月下降,可能對就業帶來影響。業務活動預指數期為57.3%,雖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信心較好。
魏大朋則表示,8月服務業PMI指數大幅回落7.3個百分點至45.2%,服務業修復進程受阻,在疫苗接種率進一步提升的背景下,預期9月數據將明顯改善。
業內人士指出,總的來看,8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明顯放緩,出口訂單繼續大幅回落拖累新訂單指數回落至萎縮區間,顯示需求端承壓,或對接下來的生產活動形成拖累。從不同類型企業來看,大型企業生產需求均現回落,且小企業需求端進一步下滑,需求不足仍是未來企業景氣恢復的最大掣肘。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