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逆回購小幅加量
本報訊(記者 劉揚) 月末將至,央行小幅加大公開市場操作。根據昨日央行公告,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不過利率仍為2.2%,與此前保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本月以來,央行首次開展逆回購加量操作。自8月以來,央行每個交易日逆回購操作均不超過100億元。
從資金價格來看,昨日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上行。其中,隔夜品種下行5.1bp報2.211%。7天期上行8.7bp報2.311%。14天期上行2.3bp報2.322%。1個月期上行0.6bp報2.309%。
“其實6月份以來每到月末,央行都會有那么幾天多放點錢,這體現了央行維持資金穩定的意圖。而一旦資金緊張過去后,央行OMO重新回到100億元,前期放的錢自然到期形成資金回籠,并沒有額外沉淀下來。所以是短期應對流動性的操作,對市場影響是不大的。”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分析認為。
同時,屈慶指出,因為后期流動性缺口壓力較大,市場對降準的預期一直比較強。“但是從7月份降準后看,資金利率并沒有明顯的回落,這說明降準的目的就是對沖資金的缺口,并沒有產生額外的寬松。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不同的降準目的決定了債券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
從近期公布的最新央行資產負債表來看,7月央行縮表9395.75億元,其中變動的主要分項有:資產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減少9288.65億元。負債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減少14199.7億元,政府存款增加4395.31億元。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減少約9300億元,7月MLF和公開市場分別凈回籠3000億元和600億元,那么我們猜測其他減少的部分則可能是再貸款再貼現,達到5700億元。當然,不管具體是什么項目,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下降意味著銀行流動性的下降,所以央行才有了央行7月份的降準。因此,7月份降準屬于對沖資金缺口。”屈慶進一步認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