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出口連續13個月同比正增長 第三季度仍將保持較高增速
本報訊(記者 劉揚)根據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8.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1%,比2019年增長22.8%,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同時,上半年進口、出口增速也雙雙呈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28.1%;進口8.22萬億元,增長25.9%。單月數據顯示,6月進出口達3.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是自2020年6月份起連續第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6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0.2%。按美元計價,6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32.2%,高于5月的27.9%;環比增長6.6%,顯著高于2007年以來6月環比均值的1.7%,屬2010年以來6月環比最高。
“從主要出口產品結構來看,一是辦公需求上升的帶動,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環比增長達7.5%,是6月出口最大的貢獻項之一。二是設備開支的增加,通用機械設備同比增長30.4%,基數抬升背景下增速仍較上月加快。三是出行社交需求的驅動,服裝明顯偏強,環比增長達24.2%。四是delta病毒影響下部分國家疫情反彈的影響,包含口罩的紡織品出口額維持高位,同比增速顯著高于前值。五是同比貢獻下降,但環比仍未消退的地產后周期產品,如家電、家具、燈具等。”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13日指出。
同日公布的6月我國進口以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36.7%。按美元計價,6月進口同比增速為36.7%,較5月下滑14個點,環比增速為5.3%,6月份兩年復合增速為18.8%,實現年內最高增速。
“主要是因為基數抬升19個點。原材料進口量環比穩定,基數因素下同比負增長,進口價格的上行形成一定對沖。機床、集成電路等環比和同比均比較穩定。”郭磊進一步認為。
分國別來看,6月我國對美、歐、日、東盟、韓國的進口增速分別為37.6%、34.1%、21.4%、33.7%和24.1%;兩年復合增速中,對美國進口增速上升最為顯著。從進口行業來看,6月進口增速較高的主要是銅礦、鐵礦、原油、煤等原材料,單月進口增速高達50%以上。
郭磊認為,后續出口主要的問題是基數中樞的抬升,7-10月是第一輪,月均基數上至2300億美元以上;11-12月是第二輪,月均基數上至2700億美元以上。“同比增速下行是大概率。但從環比來看,估計下半年仍不會太差。基本面目前沒有顯著變化的線索。”
中金公司則指出,6月進出口數據高于預期至少部分反映了以下因素:疫情對總量數據的擾動低于預期,且逐步緩解;在手訂單仍較充足,出口數據與PMI新出口訂單背離的效應短期體現較少。往前看,預計出口總量數據在第三季度仍能保持較高增速,第四季度出口下行壓力或有所加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