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6個月處于榮枯線之上 6月PMI較5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本報訊(記者 劉揚)根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0日發布的數據,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較5月微落0.1個百分點,連續16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上。
從近十年均值來看,6月份PMI一般會較5月份環比回落0.15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陶川認為,6月PMI數據映射三個經濟基本面。“其一,制造業景氣度微弱于季節性水平,但內需好轉,產需缺口收窄,釋放積極信號;其二,由于廣東地區疫情反復,隔離防控政策抑制港口運營,港口堵塞導致出口受阻,出口訂單指數繼續下滑;其三,價格指數回落,小型企業對價格反映靈敏,但增長仍受抑制。考慮到外部因素的變化,比如國外疫苗接種完全放開、美聯儲Taper等,疊加國內的制造業投資以及消費不樂觀,預計下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將提速,貨幣政策將維持在較寬松水平。”
數據顯示,6月份,隨著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逐漸向基本面回歸,以及近期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的持續呵護下,PMI中的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由升轉降,分別為61.2%和51.4%,較前值分別回落了11.6和9.2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宏觀團隊則認為,總體景氣程度基本穩定,并且隨著價格向基本面回歸,以及短期擾動因素消退,供需循環有望進一步改善。
“隨著價格水平逐漸向基本面回歸,對需求的抑制因素逐步緩解,可以看到本月PMI中的需求指標,新訂單指數停止了自3月份以來的持續下降趨勢,較前值回升了0.2個百分點至51.5%,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加快復蘇;尤其是受到居民端持續溫和復蘇和年中促銷活動等因素帶動,本月的消費品制造業PMI上升至近5個月的高點,其新訂單指數更是環比上升了3.5個百分點至54.6%,需求擴張加快。”中信證券宏觀團隊進一步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6月制造業PMI數據的結構性改善。從不同規模企業的表現看,一方面,大、中型制造企業月內延續較高的景氣度,PMI指數分別為51.7%和50.8%,雖較5月分別回落0.1和0.3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經營狀況維持平穩。另一方面,盡管6月小企業PMI指數仍低于臨界點,但指數回升0.3個百分點至49.1%,小型制造企業經營壓力有所緩解。
同日公布的6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5%,較5月回落了1.7個百分點,仍在榮枯線上。
分行業看,本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下滑明顯,較5月回落了2個百分點至52.3%,主要與國內散點疫情導致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的商務活動放緩有關,而與線上消費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保持在了高景氣區間。另外,建筑業保持較高的生產活力,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3.2%,連續5個月在60%以上,與房地產投資韌性十足、基建投資預期上升有關。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