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PPI和CPI剪刀差擴大 經濟修復動能有望持續增強
本報訊(記者 劉揚) CPI連續2個月負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2月CPI同比下降0.2%,降幅較1月收窄0.1個百分點。分類來看CPI同比變化,食品類CPI同比下降0.2%,較1月由正轉負;非食品類同比下滑0.2%,較1月降幅收窄0.6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同比降幅在低基數效應、油價上漲和部分文娛消費需求回升的共同推動下收窄0.6個百分點,是CPI同比降幅收窄主因。”財信研究院宏觀團隊分析師李沫10日分析認為,非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收窄一是去年國內疫情爆發導致非食品價格基數較低;二是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交通和通信項同比降幅收窄較多,其對非食品的拖累減弱;三是“就地過年”政策下文娛消費需求增加,教育文化和娛樂項價格有所上漲。
同時,豬周期致食品價格由正轉負。數據顯示,受豬肉供給端持續改善影響,2月豬肉價格環比下跌3.1%,疊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豬肉同比跌幅擴大11.0個百分點至14.9%,其對CPI同比的下拉作用擴大0.3個百分點。
此外,2月剔除食品和原油的核心CPI同比增長0.0%,較1月提高0.3個百分點。
“反映出二個信號:一是局部疫情對服務業的沖擊正在消退,如2月CPI服務價格同比收窄0.6個百分點,往后看服務業有望加快重啟,核心CPI緩慢回升可期;二是核心CPI持續低位運行,顯示出疫后居民消費需求依然偏弱,如居住類和衣著類價格增速持續為負。”李沫進一步指出,預計3月CPI同比增長0.2%左右,全年約增長1.5%。
同日公布的2月PPI同比漲幅擴大1.4個百分點至1.7%。其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分別同比上漲2.3%和下跌0.2%,較1月提高1.8個百分點和持平于1月,生產資料漲幅明顯高于生活資料,是PPI漲幅擴大主因。
值得一提的是,PPI和CPI剪刀差擴大,2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由0.6%擴大至1.9%,連續2個月為正。“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企業盈利空間的變化。歷史數據表明,PPI和CPI剪刀差與工業企業利潤和名義GDP增速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 剪刀差連續2個月為正,預示著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將邊際修復,經濟修復動能有望持續增強。”李沫進認為。
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則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商品價格的漲幅大超市場預期,2021年PPI增速的中樞需要整體上移,根據模型和商品價格估計,3月PPI同比增速將超過3%,第二季度則有望同比漲超5%。受翹尾因素支撐影響,3月CPI將轉正,同比增速將超過1%。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