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影響3月流動性 預計呈現中性偏寬態勢
本報訊(記者 劉揚) 節后央行保持逆回購小幅操作。2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不變。
在經歷了1月底的大幅上行后,資金利率在2月趨穩,基本圍繞政策利率波動,截至月末最后一天,R007由月初的3.8%下降至2.4%左右,DR007由3.2%降至2.2%附近。3月影響資金面的因素較多,既有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結果的發布,又有“兩會”關于貨幣政策的定調和政府債額度的公布,此外還有MPA考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那么3月資金面將如何演變?
“整體來看,3月份受益于現金回流以及月末財政支出的利好影響,全月銀行間流動性環境友好,對債市短端利率構成利好。考慮到央行維護資金面不缺不溢的態度,預計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相應削減。”東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沈新鳳2日分析認為,具體來看,3月預計新增財政存款-5000億元左右、M0及庫存現金減少6000億元、貨幣政策工具到期1800億元、銀行繳準增加3800億元、外匯占款小幅波動,銀行間流動性共計增加5400億元左右。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亦表示,預計3月流動性中性偏寬。“從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態度看,央行意在維持銀行間資金面的穩定,同時后續結構性的通脹脈沖也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制約,貨幣政策依舊會維持穩定的主基調。而從影響銀行間流動性的主要因素看,財政因素與現金的回流將對銀行間流動性產生利好,預計3月資金面依舊呈現中性偏寬的整體態勢。”
明明進一步指出,對于3月資金面,除了“兩會”定調外依然需要注意定向降準、季末考核、存單價格以及再貸款續作情況的影響。
“由于前期央行MLF投放總量相對保守,近期存單價格中樞有一定上移,從3月發行到期量看,3月同業存單到期量是近年來最高的,較大的存單供給可能會對中長期資金價格產生沖擊。此外,去年3月央行開展了3000億元抗疫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從央行OMO總量和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化看,去年3月央行可能投放了超過2000億元的再貸款;雖然央行并未明確說明這一政策的期限,但本月該再貸款是否會到期、到期是否會續作都值得關注。”明明認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