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看點:一批新規將實施 滬市首批年報將出爐
下周,1月官方制造業PMI數據將公布。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等一批新規將實施。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有3840億元逆回購將到期,比本周到期的6140億元大幅減少。
制造業PMI數據將公布
2021年1月31日,1月官方制造業PMI數據將公布。
2020年12月,制造業PMI較11月回落0.2個點,達51.9%,連續10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12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7%,較11月回落0.7個點。具體分項來看:PMI生產指數為54.2%,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PMI新訂單指數為53.6%,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1.3%;PMI從業人員指數為49.6%,前值為49.5%,就業情況進一步改善;PMI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6%,前值為48.6%。
中銀國際證券宏觀研究分析認為,12月PMI數據環比回落更像是季節性的正常波動,12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處于高位,顯示多數企業對未來看好。預計經濟修復的趨勢在2021年上半年延續,其背后的主要支撐來自出口延續向好、消費需求復蘇、企業補庫存以及制造業投資回升等。
一批新規將實施
下周,一批新規將實施,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等。
2020年,可轉債出現了大漲大跌的現象。對此,證監會于去年底正式發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并于2021年1月31日實施。《辦法》要求證券交易場所根據可轉債的風險和特點,完善現行交易規則,防范和抑制過度投機,同時要根據正股所屬板塊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制定相應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則;明確強制贖回條款觸發前后發行人的信息披露要求等。
為推動提升指數基金比重,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證監會近日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之后上交所與深交所同時發布了指數基金開發的配套通知,對基金管理人專業勝任能力、標的指數質量、指數基金投資運作、ETF及聯接基金特殊監管要求等進行規范。新規將從今年2月1日起實施。
此外,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生態環境部頒布的《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將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3840億元逆回購將到期
Wind數據顯示,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有3840億元逆回購將到期,比本周到期的6140億元大幅減少。
1月29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2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凈投放980億元。此前周一至周四央行公開市場已經連續四日凈回籠。本周央行累計進行了3840億元逆回購操作,凈回籠4705億元。
華創固收稱,后續資金價格變化最終還是看央行操作,目前不宜太樂觀,當前資金壓力維持至央行開啟跨年操作,春節前或將逐步回落,大概率緊平衡跨年,但不會出現錢荒。年后資金波動或減小,維持總量適度的緊平衡狀態。
滬市首批年報將出爐
下周,滬深兩市將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報,其中就包括滬市首批年報——上海家化、宏發股份、ST南化,三家公司均將在2月3日披露。
其中,ST南化日前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凈利潤約800萬元-1000萬元,增長23%-54%。公司稱,本次業績預增主要是收到興義市立根電冶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的清償款371.68萬元,轉回已計提的應收款項減值準備371.68萬元,導致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
除以上三公司外,下周還有平安銀行、森麒麟、寶新能源、*ST北能、中國平安、ST生物、吉鑫科技、中水漁業、ST巴士等公司將披露2020年年報。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