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流動性驟然緊張 回購利率大幅攀升
本報訊(記者 劉揚) 隨著央行流動性投放的減少,資金面明顯收緊。28日,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質押式回購隔夜品種(GR001)和7天期品種(GR007)加權平均利率繼續攀升,隔夜利率一度升破3%達到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交易所資金面也延續緊勢。截至收盤,上交所國債逆回購品種的GC001和GC007利率分別報收7.145%、5.5%,利率“倒掛”趨勢繼續擴大,其中隔夜品種盤中最高觸及9.99%,創逾兩年新高;深交所R-001報4.9%,盤中最高觸及9.8%創逾兩年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本周以來央行公開市場已經連續四天凈回籠。28日央行公告稱,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大幅增加,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由于有2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28日在公開市場凈回籠1500億元。
近期市場流動性驟然緊張是什么原因?春節效應還是政策進一步轉向的結果?
“既非春節效應,也不是政策進一步轉向的結果,而是央行從前期流動性投放中退出引致的結果。對于下一階段的流動性,一方面固然要考慮春節影響;另一方面還是要合理看待政策的邏輯和邊界。”天風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孫彬彬分析認為。
此外,孫彬彬指出,春節前央行投放可能維持緊平衡的狀態。參考歷史,春節前央行凈投放規模一般在1.6-1.8萬億元,今年2月的資金缺口略小,估計1.6萬億元左右,以MLF續作為例,1月31日前后邏輯上需要進行操作,操作規模可能6000億元上下,剩下資金缺口主要由公開市場投放完成。“考慮穩增長與防風險平衡,預計資金利率可能還是維持一個區間狀態,可以用去年8月15日央行超額續作MLF以來,到今年1月15日央行首次縮量續作MLF這個階段的短端區間作為下一階段區間的前提參考,不用過于擔心近期資金情況的持續惡化。”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則表示:“資金面的緊張既有季節性繳稅的影響,也有央行對沖力度下降的影響。后期面臨春節期間的資金波動,如果央行對沖不夠,才能真正說明央行態度的轉變。”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國有行和股份行1年期存單發行占比較高。2021年1月4日-26日,國有行和股份行發行1年期同業存單占存單總發行量的比例,分別高達96.4%和76.5%,而12月時這一比例分別為24.9%和44.1%,反映出大型銀行預期資金利率處于低位的狀態難以延續。
市場人士亦表示,在央行1月未投長錢的背景下,資金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而短期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銀行預期,從而放大資金面的波動。這種短期波動可能在春節流動性安排落地之后有所緩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