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7個月兩位數增長 去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逐季加快
本報訊(記者 劉揚)根據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516.1億元,同比增長4.1%,較1-11月份環比改善1.7個百分點。2020年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6.14萬億元,同比增長0.8%,較1-11月份環比改善0.7個百分點。
從單月數據來看,5月份實現月度增速由負轉正后,單月數據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71.1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比11月份加快4.6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去年利潤呈現“由負轉正、逐季加快”的走勢。受疫情嚴重沖擊影響,一季度利潤同比大幅下降36.7%,二季度利潤增長4.8%,三季度增速回升至15.9%,四季度進一步加速至20.8%。
“經濟需求的高景氣帶動企業營收持續回升,2020年工業企業營收增速及利潤率已達0.8%和6.08%,利潤率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營收利潤率的回升與降成本政策的呵護也有聯系。”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27日分析,2020年為應對疫情,財政實施大規模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成為2020年企業利潤回升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政策變化和前高后低的增長走勢,預計2021年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
2020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6.14萬億元,較上年增長0.8%。同時,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2.5萬億元,金融系統累計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在這些助企紓困政策持續呵護下,工業企業的經營壓力明顯緩解,單位成本持續下降,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89元,較上年減少了0.11元。在收入向好、成本下降的共同作用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利潤率為6.08%,較上年提升了0.2個百分點。
2020年,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6個行業實現正增長,較2020年二、三季度分別增加了15和5個行業。其中,累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的行業有15個,部分重點行業盈利增速亮眼,例如黑色金屬礦采選業(74.9%),專用設備制造業(24.4%),通用設備制造業(1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0.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0.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14.7%)等。
李超表示,2021年將迎來一輪較弱的補庫周期。其一,地產政策基調平穩,沒有強勁地產驅動,補庫周期相對較弱。其二,后續制造業投資的強弱成為影響補庫周期的重要因素,但疫后制造業投資的高增更多體現幸存者偏差,是集中度提升導致企業搶份額進行資本開支,并非強勁需求。其三,美國、印度的基建計劃和全球地產景氣帶來的投資拉動有限,預計全球補庫共振相對較弱,對我國的利好相對有限。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