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年CPI上漲2.5% 未來PPI將繼續轉正之路
本報訊(記者 劉揚)CPI同比增速再度轉正。根據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目標。此外,2020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8%。去年12月PPI同比下降0.4%,降幅比11月收窄1.1個百分點;環比大幅上漲1.1%,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值。
CPI同比增速再度轉正
根據Wind統計,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速較11月回升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成為繼去年2月以來環比漲幅最高值,也是疫情發生以來的環比最高值。此外,核心CPI同比增長0.4%,較11月下行0.1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增長0.3%,較11月持平,消費品價格同比增長0.2%,較11月同比增速上升1.2個百分點。
“從分項看,11月同比增速較高的其他用品服務、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同比增速有有所下降,但食品煙酒同比增速大幅上升2.1個百分點,交通通信同比增速上升0.8個百分點。12月CPI同比增速小幅超出市場預期,主要是受到食品煙酒和交通通信兩項價格上漲的推動。”中銀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分析認為。
從同比看,食品價格從11月的下降2%轉為12月的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降轉漲的主要原因。整體來看,影響食品價格的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兩節消費需求上升,二是持續低溫天氣。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朱啟兵指出,當前影響通脹的因素當中,兩節消費需求將在1月和2月繼續升溫,同時低溫天氣也將延續,預計仍將支撐食品價格的表現,能源價格波動受到全球經濟增速反彈的樂觀預期影響,可能對通脹造成擾動。“建議關注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持續上行的趨勢,可能對國內進口以來程度較高的相關食品價格產生影響。”
PPI將繼續轉正之路
同日公布的去年12月PPI環比增長1.1%,其中生產資料環比增長1.4%,生活資料環比增長0.5%。12月PPI同比下降0.4%,其中生產資料同比下降0.5%,生活資料同比下降0.4%。PPIRM同比增長0%,去年12月同比增速較高的產品包括有色金屬材料(7.5%)、黑色金屬(6.1%)、農副產品(4%)。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PPI環比漲幅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值。各主要上中下游工業品環比均正增長,且除化學纖維行業價格環比漲幅較前月有所下降,例如黑色開采、有色開采、煤炭、石油產業鏈、有色黑色采選等價格環比上漲均較前值有所擴大。
朱啟兵表示,12月PPI同比增速高于市場預期,主要是受生產資料快速回升的影響,一方面國內低溫天氣影響下供暖需求快速增加,推動燃料動力產品價格,另一方面海外經濟恢復預期強烈,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對我國產生輸入性影響。
對于未來物價趨勢,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表示,“預計1月CPI再度轉負,PPI上行趨勢確立但高點無虞。”
陶川指出,豬周期下行過程中價格出現反復和階段性上漲是必然,但下行趨勢不改。預計1月份在春節錯位的因素的拖累下,CPI同比將再度轉負,此后將在明年上半年開啟階段性溫和上行。PPI方面,將在低基數的作用下迎來PPI的快速上行,而疫苗的使用也為通脹預期和大宗價格上漲添了一把火。但在基于大宗價格的PPI預測基礎上,還需納入人民幣匯率和服務業價格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綜合來看,預計PPI年中的高點很可能低于市場預期,在3%-4%之間,無需過度擔憂。
多內業內人士表示,PPI將繼續轉正之路,或在今年1月就能看到。一是疫苗正逐漸強化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的預期,需求端將成為價格有力的支撐。二是今年美國制造業和房地產的補庫將有利于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三是今年中國房地產建安投資料將保持韌性和制造業補庫的需求。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