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市場蓄勢待發
我們認為市場蓄勢待發,對于A股的這輪長期牛市依然堅定信心,每一次停頓、休整,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十月市場是煎熬的一個月,上證指數逼近前高,但絕大部分投資者賬戶市值都出現了縮水,市場重新回到徹底的啞鈴策略。
一端是如銀行股的重新回歸,農業銀行以十四連陽創出歷史新高;另一端是隨著三季報的披露,優質科技股繼續在高位反復,甚至創出新高,但這兩類一高一低的資產卻是個人投資者持有最少的。投資者很有趣,既不喜歡紅利資產慢悠悠的感覺(不夠刺激),又不敢追逐那些增速最好的高高在上的稀缺資產。投資是認知的變現,但什么是認知?認知有多深?現實中,投資遠比想象的要難得多。
十月或許是2025年僅次于四月的多事之月,但相比四月的恐慌,這次有了更多復雜的情緒,三季報、關稅擾動、“十五五”規劃、美聯儲降息……有好有壞,情緒也是多空交織。此時市場的不確定性反而讓投資者難以為繼,最終選擇躺平者居多,成交金額從兩市2.6萬億元逐級跌到1.6萬億元,此時投機情緒下降,賺錢效應回落,操作難度增加,抱怨聲隨之而來。
對于大部分投資者的感受來說,是煎熬的,感覺市場形同“雞肋”,但我們卻認為這就是市場,此時重新審視手中的資產,伴隨三季報的出臺,好的壞的都要經歷檢驗,然后重新出發。
隨著十月臨近收官,我們認為市場蓄勢待發,對于A股的這輪長期牛市依然堅定信心,每一次停頓、休整,都是一個新的起點。經歷九、十月份的震蕩反復后,我們對市場將重新回歸慢牛征途有信心,愿大家保持好心態,選擇優質資產重新上車。
(作者為愛建證券首席投顧)
編輯:newshoo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