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波:基本面偏弱市場震蕩下行,關注5、6月經濟修復情況
上周市場在經貿談判以及穩市場穩預期的金融政策利好落地后,呈現階段性見頂回落的走勢,而伴隨所有指數回補關稅沖擊留下的技術性缺口,指數再度上行明顯遭遇了更強的阻力。截至周五收盤,滬指單周下跌0.57%,報3348.37點;深成指下跌0.46%,報10132.41點;創業板指下跌0.88%,報2021.50點。
盤面上看,醫藥生物、綜合及有色金屬板塊漲幅居前,醫藥生物板塊受到龍頭公司在港股上市,以及創新藥企獲得海外巨額訂單等事件的刺激而明顯走強,資產重組或其他題材使得綜合板塊中的小盤題材股表現偏強,有色板塊的上漲則主要由黃金等細分板塊推動;計算機、機械設備、通信及電子板塊跌幅居前,短期AI、機器人相關題材缺乏有利催化且業績兌現較差而表現偏弱。
技術面看,滬指在進一步攀升后受到較強阻力,3400點關口始終存在壓制,目前失守5日和10日均線,或等待看空情緒釋放充分后才有回彈拉升的可能,指數多個指標暫時處于空頭形態中;創業板指整體表現更弱,亦失守短期均線,逼近下方20日均線,且日線SAR由紅翻綠,在整體偏好提升有限的情況下或難以強勢走高,大概率跟隨市場整體情緒波動。
后市來看,當前決定市場運行的主要矛盾,已并非中美經貿談判的走向,更多是國內經濟的表現以及內需的改善情況。5月12日中美兩國聯合聲明敲定暫時性利率10%,可能是目前關稅的下限,而美國針對中國的20%芬太尼關稅能否隨著談判而取消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綜合來看國內輸美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或在40%,盡管顯著好于4月初的情形,但對于一些中低端制造業企業而言,其毛利率或受到較大的沖擊,繼而傳導至國內的就業、生產和需求,因此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仍需觀察評估。而在關稅影響下,國內經濟基本面也受到擾動,4月供需均出現走弱,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低于前值7.7%,社零增速回落至5.1%,比前值低0.8個百分點。投資方面壓力則要更大一些,房地產、制造業以及基建投資增速均有所下行,尤其是房地產投資跌幅再度擴大,累計同比下滑-10.3%,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整體看,目前中美經貿的不確定性下降,但海外債券市場仍存異動,4月經濟邊際走弱符合季節性規律,但消費和地產結構性的回落仍抑制了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宏觀及政策預期層面或仍不足以推動市場突破震蕩區間,后續需觀察關稅暫緩期,即國內5月和6月經濟的韌性。配置上,仍然需要挖掘結構性的個股機會,紅利方向仍然可以在回調后進行配置,其他板塊主要關注細分景氣的行業,主要是科技成長中的創新藥、機器人、國產AI算力,消費板塊中的新型消費等,此外中期維度可關注市場供給持續出清的新能源板塊的困境反轉。
(南京證券研究所 姜凌波 執業證書號:S0620522070003)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