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改變陋習 從我做起
近期市場分化嚴重,以中證2000為代表的小市值個股跌幅巨大,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方面,財報季臨近,大部分小市值個股業績堪憂;另一方面,新“國九條”背景下,明年或是A股有史以來最嚴的退市和帶帽機制的施行元年,而問題股的發源地基本在小盤股中。
這本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但奇怪的是,近期身邊很多人對于炒小炒差現象的駁斥持對立態度,認為這不需要引導,甚至認為是輿論導致了這些小盤股的下跌,最終損害了持有小盤股投資者的利益,這些觀點實在是令人咋舌。
A股多年來有炒小炒差的風氣,主要原因是退市不夠嚴厲及散戶占比過多,前者使得投機炒作者代價不夠大,后者是市場理性者偏少,使得做局騙子很容易得逞。
10月以來,由于重組并購傳言甚囂塵上,一時間垃圾股滿天飛,炒小炒差全面崛起,投機氛圍盛行,但最終依然是一地雞毛,受損的絕大部分還是貪婪心作祟的中小投資者。其實,10月的垃圾股行情,更多是對于明年嚴格退市制度的一種“狗急跳墻”罷了,有的重組是臨時抱佛腳,更多的是情急下的拉高出貨,但最終A股炒小炒差的陋習恐怕要改改了。
但此時,我依然看到很多投資者對此不以為然,甚至為此叫冤,有些理由看了實在很好笑。比如,有投資者說,炒小炒差有何問題,大部分優質企業都是從小做起,沒有小公司哪來偉大的企業。這是典型的邏輯不清,大企業確實都從小而來,但絕大部分小企業都很難成為優質大企業,投資要的是大概率,那些追著漲停板去的,有幾個是真正明白企業的財務主營價值的,無非都是看圖說話。
還有投資者提到當下退市賠償機制的不足,但正因如此,不是更應該避開那些有退市危險的小盤績差股嗎?
還有投資者責怪輿論不該引導市場做高分紅、價值投資,其實投資者做什么投資,別人又怎么管得了?這讓我想到了為人父母者,往往在孩子叛逆期最辛苦,忠言多逆耳、良藥常苦口……
A股三十余年,投機炒作成風,要改變這一陋習需用重典,股票若跌了,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不管是買大的還是買小的,都會欣然接受,甚至拍手叫好,因為跌了更便宜了;恐慌叫罵的,其實都是投機者,由于無知而恐慌,正如其在高位貪婪跟風一般,只希望投資者在每次付出代價后,一些陋習能真正有所改正。
很多人都期盼慢牛,倒不如從我做起,慢牛也許就在自己腳下。
(作者為愛建證券首席投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