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安基金:政策方向仍是市場配置主線,建議積極關注
2024年09月第2周5個交易日市場估值繼續下行,日均成交額收縮至5194億元。各主要指數有不同程度調整,上證指數、滬深300和萬得全A分別回調2.23%、2.23%和2.00%。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1000和科創50分別下跌0.19%、1.91%、2.11%和1.10%。中信一級行業分類中,或受創業板ETF基金資金持續凈流入影響,通訊、計算機板塊分別上漲2.16%和0.30%;電力設備新能源板塊也表現出較強韌性,僅回調0.33%。家電行業在政策的幫扶下下跌0.51%,跑贏各主要指數。煤炭和石油石化板塊下跌3.01%和3.22%,或因近期國際能源價格下跌較快。食品飲料和消費者服務板塊在消費數據不及市場預期的影響下跌分別下跌3.78%和5.50%。
美國8月核心CPI超預期回升。8月核心CPI從7月0.17% 回升至0.28%,高于一致預期的0.2%,同比回升至3.3%;整體CPI環比從8月的0.15%小幅回升至0.19%,符合一致預期,同比回落0.3pct至2.6%。總體而言,8月CPI反彈主要由住房分項反彈推動,而商品通脹降幅也有所收窄。目前聯儲或更關注勞工市場下行風險,目前到9月議息前已經沒有勞工市場數據發布,所以,基于8月CPI數據,市場對9月降息50基點的預期有所下修。我們認為,1個月的通脹數據應該不是9月降息幅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關注8月零售數據,如果零售數據超預期回落,則聯儲在9月降息50bp的概率可能低位反彈。
粘性通脹方面,8月核心服務環比增速上升0.1pct至0.41%,主要來自住房分項貢獻。住房環比上升0.14pct至0.52%。半粘性通脹方面,核心商品環比跌幅收窄。非粘性通脹方面,能源和食品分項均回落。受油價持續下跌影響,8月能源分項環比下降0.81%至-0.78%。食品價格環比小幅回落0.04%至0.12%。
國內8月經濟活動數據顯示國內生產及消費增長動力仍邊際走弱,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而出口金額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內外需分化態勢繼續加劇。受電商銷售增速走弱的影響,8月社零增速再度回落,其中汽車及地產鏈消費仍在較弱區間,手機及家電或受“以舊換新”政策提振有所改善。此外,投資指標中房地產投資降幅略有收窄,基建投資走弱,整體而言內需相關指標延續偏弱。往前看,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仍有望支撐出口增長,然而內需偏弱的局面或加劇逆周期政策調整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同時,鑒于今年1-7月中央+地方廣義財政支出同比收縮2.1%,據年初增長7.9%的目標有較大差距,因此財政寬松總量仍有待提升。同時,7月政治局會議提及“將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對服務業的支持政策仍待進一步觀察,或對部分領域的線下消費起到邊際提振作用。
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7月的5.1%繼續回落至4.5%,略低于一致預期的4.6%。黑色冶煉、水泥制品生產同比降幅從1.5%/2.9%走闊至2.1%/5.5%,或體現地產、基建等建筑活動需求偏弱的影響。
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速從8月的2.7%回落至2.1%8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從7月的8.1%回落至4.1%,可能部分受到電商退貨的影響。汽車消費延續較弱態勢、家電及手機消費增速回升。地產鏈消費仍偏弱。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7月邊際上行0.1%至8月的2%,其中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均有放緩,而房地產投資同比降幅略有收窄。8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高位回落、主要受高溫多雨天氣帶來的擾動。往前看,基建增速的可持續回升仍待廣義財政進一步發力,以及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提速。8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從7月的8.3%回落至8%。分行業而言,上游工業制造業行業整體維持較高景氣度;中下游行業投資大多放緩,但汽車制造、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同比增速分別回升至7.9%和12.4%,對8月制造業投資形成支撐。地產需求仍承壓,房地產投資降幅略微收窄。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從7月的10.8%收窄至10.2%。較低基數水平下、8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降幅從7月的15.4%和18.5%收窄至12.6%和17.2%,或顯示居民購房意愿仍待提升。
重點關注:1)地產及地產相關板塊;2)AI和科技。
后續跟蹤:1)地產、基建、消費數據、價格指數數據;2)海外經濟數據和金融風險;3)中美科技摩擦變化;4)巴以問題進一步擴大風險。
風險提示:以上市場數據來源wind。本材料為諾安基金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投資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托管協議》、《招募說明書》、《風險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及相關公告,如實填寫或更新個人信息并核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資存在可能導致本金虧損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